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从我市实际出发,围绕农民就业和增收,注重抓好农民创业型企业,抓好与“三农”关联度高的企业和产业,抓好与农民就
业度高的企业和产业。在产业类型上,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企业类型上,要注重扶持成长型企业;在经济类型上
,要注重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在就业方式上,要注重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各地要根据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制定乡镇企业五
年发展规划工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重点,抓好措施落实,通过卓有成效的工
作,努力实现我市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二)继续抓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引导乡镇企业从市场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入手,制定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
整方案,提出调整的目标和措施,搞好分类指导。当前,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应突出抓好三重点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实
现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中的中心环节,乡镇企业在这方面具有别的经济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市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
人力资源,将二者在企业整合,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也有利于乡镇企业自身的衍生和发展。要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市场拉动,小城镇支撑的经营模式,培植一批具有区域优
势的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加工产品,努力把我市农产
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村具有资源和劳力优势,因此,在县域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既是
乡镇企业加快发展的后发优势,也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要引导乡镇企业利用小城镇和工业小区提供的有利条件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小城镇和工业小区的布局优势,上规模、上管理、上技术、上档次、上水平,提高企业的聚集
效应,使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
化和进步的标志,能有力的促进农村城镇化。通过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带动小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再以第三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城镇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这些年来,我市乡镇企业第三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地发展,但比重相应还
较低,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把第三产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快发展,为增强乡镇企业
的综合实力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三)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推进工作。项目建设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要通过加大项目建设和推进工作的力度不断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是要抓好对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建设项目达1086个,完成
投资51.8亿元,同比增长14.7。对这些项目,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抓好跟踪了解和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
决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项目推进工作,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巩固提高优势产业,为我市乡镇企业加快
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认真抓好今年市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的落实。按照合同要求,抓紧资金拨付,搞好跟踪服务,
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上。三是要高度重视新项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