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在全国有竞争力的产品主要是中间产品、专业配套产品,增加了列入评选目录的难度。二是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的决心和信心不够。个别人还没有看到名牌产品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争创名牌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有的人认为中国名牌高不可攀,争创名牌产品需要巨大投入,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三是基础性准备工作还不够细致。中国名牌对企业和产品的评价要求企业提供可靠的证明材料,如不提早动手、早做准备,很难达到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我市产品优势信息积累的太少,在技术性文件的准备上不够完善,向上级汇报和展示我市优势产品的手段和内容不够丰富,说服力不强。以上这些,只是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目前各地、各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些尝到名牌经济发展甜头的发达地区更加重视名牌创建工作,我省原来没有中国名牌产品的日照、东营等市也提出要在今年实现零的突破,这使荣誉的争夺更加激烈,可以说,不经过一番积极争取,中国名牌的荣誉不会白白到来。
在感到不足、看到差距的同时,也要认识我们的优势所在,在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的同时,坚定信心。首先,我市名优产品和名牌企业已具备了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像渤海活塞企业各项指标连续18年稳局同行业首位,魏桥创业品牌评估价值达46亿元,是当之无愧的亚洲老大;西王集团玉米淀粉、淀粉糖产量位于全国首位,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为我们打好了创名牌的基础。其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名牌争创工作,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助于推动名牌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名牌战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实行了奖励政策,各县(区)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争创名牌的良好氛围。2008年,市委、市政府对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必然推动滨州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快速地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正是我们借此东风推进名牌工作实现突破的大好时机。再次,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争创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有助于我们今年找出不足,克服困难,照准突破口。由此可见,虽然滨州企业争创中国名牌的难度相当大,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有利时机,协调一致,真抓实干,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完成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
三、密切配合,抢抓机遇,全面加强名牌争创工作
经过前一段时间努力争取,省质监局已将我市推荐的内燃机活塞、棉纱(布)、玉米深加工产品列为我省建议中国名牌评价目录,向国家质检总局推荐,这也确定了活塞、魏棉、西王为承担我市2008年角逐中国名牌任务的企业,作为全市的龙头企业,大家一定要起到标兵作用,勇担重任,争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产品。
根据中国名牌评价的程序,国家质检总局大约在3月中旬就会确定当年中国名牌评价目录,当前争创名牌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争取我们的产品列入目录,这是关系到今年争创名牌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核心工作。时间已经非常紧迫,要求我们必须要再进一步加大措施,拿出方案,做好具体工作。我了解到前一段时间活塞、西王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到有关全国行业协会、国家质检总局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认为还要进一步做好汇报工作,想办法把我们的优势尽可能多的展示给上级主管部门,抓紧最近几天的时间,开展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一定要争取我市优势产品列入目录。其次,对于申报中国名牌产品需要提交的一些材料,大家可以早作准备,我们参照去年评价的要求给大家印发了一份材料,希望大家注意材料中要求的一些硬件证明,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申报、汇报的最好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