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把握当前全县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必须进一步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奋力追赶跨越
正确把握发展形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刚刚得到组织提拔重用的年轻干部,首先必须具有立足实际、放眼世界、正确把握大局的胸怀和眼光,只有做到志存高远、胸怀全局、把握大势,才能真正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创造业绩;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发展形势,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投身于推进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
(一)要充分认清当前发展的不足,切实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责任感。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不断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狠抓任务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的特点,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全县项目建设宽领域、广范围实施,工业发展提速增效,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尤其是“”地震以来,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这些工作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抢抓发展机遇不懈怠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知难而进、奋力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我们务必要倍加珍惜,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全县奋起直追、跨越推进的大好局面。
虽然纵向看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贫困面大,城乡居民收入低,欠发达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县情,加之受“”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正处在以干克难负重爬坡的历史阶段。一是灾后重建任务重、时间紧。全县受灾面大,灾情严重,重建任务非常艰巨,按照中央决定原定三年完成的任务要在两年完成的要求,我们面临的任务更重、时间更紧,重建进度与任务要求相比仍然比较缓慢,重建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困绕灾后重建的资金、建材等难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优势反差巨大。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反差,我县工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偏小、结构单一,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原料型、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产业关联度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产品仍然以原料性的初级产品为主,效益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市场价格来拉动;体现在光、热、水、土资源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反差,我县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特色农业深度开发不够,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特色优势还没有发挥最大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数量少,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基础建设滞后。落后的交通仍然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城镇化水平低,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功能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矿产资源乱采滥挖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尽管这几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总体上仍处在“要饭财政”的现实上,财政支出的增量远远大于收入的增量,收支矛盾突出,县级可用财力明显不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财政保吃饭、保运转、保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还不高。民生总体保障水平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事业欠帐多,教育、卫生、文化、广电、体育等基础设施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