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座提纲
“社区”在社会学中是指以一定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些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道党建工作的延伸和拓展,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其目标就是发动和组织驻社区单位和广大居民自觉参与辖区内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一、充分熟悉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成份、活动方式、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城市各项治理工作都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同时对党的建设尤其是对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当前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城市社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一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一些“盲点”。大量出现的新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党员比例一般比较低,党的组织不健全,“空白点”多,有的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党的活动不正常。二是下岗人员中的党员及离退休党员的治理规范。目前,我市地区下岗人员达16200余人,其中很多是中共党员,他们离开了单位,成为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党员。另外,有2700多名单位的离退休党员离开了工作单位,进入社会,以前每月领工资的时候还回一趟单位,而现在工资由银行代发,形成了人在社区,党组织关系在单位的状况。三是群众社会活动方式的变化,增加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难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转变,过去被束缚于土地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社区转移,出现了大量的“口袋”党员、“地下”党员,不同程度出现了党员“原单位管不了,现单位无法管,社区管不到”的现象。四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直接包揽社会事务、企业办社会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逐步回归社会。这些转移、分离出来的职能,只能由社会承接。五是随着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内出现了大量群众活动群体,如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群体等,这些群众自发的组织都是治理上的“真空地带”。群众组织历来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重点,西方敌对势力妄图通过这个渠道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国内各种错误思潮也企图由此打开缺口,争夺群众,“法轮功”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上这些新情况,给社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一是新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依托社区,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基层组织网络;二是群众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基层组织,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三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争夺,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好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四是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我市要走在全省和西部省会城市的前列,实现追赶型、跳跃式、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全市城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标准。十六大报告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