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级干部公共治理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不断显现,这就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区委研究同意,我们在复旦大学举办科级干部公共治理培训班,主要是学习先进的治理理念、方法和经验,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这次培训工作得到了**大学教育培训机构的有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委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本期培训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熟悉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区委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学习放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通过学习,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提高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增强拒腐防变,经受考验的能力,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要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经常性的任务,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增智,真正提高我们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的各项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和聪明。
要理解公共治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公共治理学是一门运用治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治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产生与公共治理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其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它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治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该说,我们的干部天天都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在遵循着公共治理的一些规律,在实践着公共治理的一些理论,在感受着公共治理对于个人生活、工作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政府职能向“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方向的转变,学习公共治理的基础理论、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对于我们突破社会发展瓶颈,更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作为公共事务治理、公共服务的领导者、治理者、研究者,更应该学习把握公共治理的有关知识,把自己从经验型治理向知识型治理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
二、要切实端正学习态度
当前,一些领导同志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表现在思想熟悉上,主要存在三种误区:一是认为“工作忙,很难挤出时间学习”。其实,学习和工作不能截然分开,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关系。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把握科学知识,不仅不会耽误和影响工作,还会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认为“自己有高学历,不用怎么学也能对付过去”。这是一种盲目的优越感。有高学历固然是一种优势。但假如满足已有的学历,就此停步,那么在诸多新问题、新情况的面前,就不可避免地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在这个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在学习的问题上,谁都没有资格说大话。三是认为“拿起书本就是学习”。有的同志也在学习,但目的性、计划性不强,很少研读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应该明确,我们所强调的学习是有特定含义的,主要是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非凡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知识非凡是高科技知识,学习政治、经济、治理、历史、法律知识等等。只有克服了上述错误熟悉,有了对知识的热爱,才能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切实端正学习态度,把提高学习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来抓,进一步增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