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可能会束缚我们的思维,束缚我们的创造力。二要提高分析综合能力。我们讲站得高、看得远,实际上就是讲对问题吃得透,能够从全局上去把握,有战略眼光,然后把问题放在特定的位置,加以分析研究,确定怎么做。要能够对整个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要办某一件事情,必须先将它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发展趋势分析透彻,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依此组织实施。这是一个长期磨练的过程,不是经过一时一事就能达到的。三要提高驾驭能力和管理水平。一个单位可比作一架机器,可能有的零部件起的作用大一些,有的零部件起的作用小一些,但都有各自的作用。作为领导同志,你分管一个部门,或分管几个科室,你就必须把分管的部门和科室管理好、驾驭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做好工作。为什么有些单位的负责同志干了没几天,矛盾就出来了,就是因为协调管理能力不足、驾驭能力不强。因此,大家要在研究提高管理、协调和驾驭能力上狠下功夫。
三作风上要正派。正派做人,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条重要素质。如果自身不正,将失去凝聚力;如果处理问题不正,将失去说服力。年轻的领导同志走向岗位之后,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求实务实的观念,扑下身子,扎实苦干。不论工作范围宽一些的,还是工作范围相对窄一些的,都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本单位的情况吃透,把工作做扎实。干工作不是给领导看的,不能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一切都要为了把事业干好,为老百姓多做好事、实事。这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如果这个指导思想树立牢固了,工作就会干好。为什么有些地方,也干了不少的事情,但老百姓并不满意,社会效果不好,根本原因是出发点不对,指导思想不对。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扎扎实实做事,堂堂正正为人,不搞假的虚的,不欺上瞒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一定要把指导思想搞端正。正派为人也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做一个普通人,还是担任领导干部,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张国忠同志讲,现在有些村干部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就是因为能为群众办事,公道正派;而有些之所以不受群众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办事不公,服务稀松,财务不清。他虽然是针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说的,但对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启示作用。为老百姓服务,要出以公心,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公道。比如,最近全市农村正在搞产业结构调整,市县两级可能要下达一些指标,但是作为具体操作这项工作的乡村负责同志,对为什么要搞,可能会有几种想法:第一种是上级叫我这样搞的,我必须得完成;第二种是我做好了之后,很可能会引起市县领导重视,下一步可能得到提拔重用;第三种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通过调整增加群众收入。我们提倡的是第三种。最根本的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让老百姓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实惠,能够尽快富起来,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如果不是这样,为了做给上级看,为自己脸上贴金,那就很可能不顾老百姓利益,做出劳民伤财的事情。讲作风建设好象比较虚,但它是通过大量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体现的。
四要廉洁清正。古人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一个干部如果自身不正,不能廉洁奉公,就会失去民心。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权力本身就是一些腐败的东西进攻的对象。你过去当干事、当科长,办事的权力小一些,可能求你的人少一些;你当了主任、局长,今后求你办事的人就会多一些。如何做好这些事情,筑牢防线,廉洁自律,树好形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市也有年轻干部因腐化变质被查处的事例,大家要引以为戒,切实做到自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