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加强干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不断向更广、更深方向发展。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这种国际形势发展的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既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制定了各自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2月在科学会上提出,为了保持国家的科技优势,必须大力培养人才。为此,政府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计划。欧盟1999年7月发表的《2000年议事日程》中明确提出,要“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地位”,强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日本提出“培养世界能用的21世纪日本人”的目标,制定了人才培训以及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的新举措。新加坡政府规定,每个公务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00小时。世界各国不仅重视人才培养,而且加紧人才争夺。2000年11月20日的《北京晚报》一版头条报道,北京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一开始,“抢人战”就随之发生。跨国集团、猎头公司目光直盯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这个严峻的事实再一次警示我们: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从国内形势看,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这意味着我国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面对这种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临颍要发展,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已迫在眉捷,刻不容缓。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使各级干部尽快了解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掌握国际经济、法律、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灵活应对,赢得主动。
3、举办干部培训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邓小平同志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培养造高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系到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产5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领导骨干和宏大的干部队伍。应当肯定,这些年来,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不继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也应当看到,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漠,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不强,个别的甚至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不清是非,重要关头经不起考验;有的不注意学习,知识老化,缺乏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本领,缺乏驾驭市场经济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的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工作浮漂,弄虚作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有的不思进取,精神颓废,贪图享乐,甚至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堕落为腐败分子,等等。此外,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就我县而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数量还比较少,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以及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干部更少,远远不能适应入世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要求。当前,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广大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改革意识,坚定他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他们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通过教育培训,优化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干部领导水平、业务能力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