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事情也办不成。”对于处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在全球动荡、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国内社会大变革时期,维护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稳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社会稳定,从而取得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江泽民同志,自担任总书记起,就非常关注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始终从政治上提出和处理社会稳定问题,反复强调“唯有稳定才能搞好经济建设”。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强调指出,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要“坚决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的因素”。他说:“基本路线不变,社会政治稳定,有了这两条,我们就能够不断地胜利前进。”随着改革的深入,稳定问题更被提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经过反复推敲、认真研究后,l994年1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要求全党同志都要认清这个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党的十五大上,他进一步强调“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进入新世纪,处在新阶段,面对新任务,党的十六大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肯定下来,并且提出了“三个倍加”的政治要求和殷切期望,使全党同志更加重视稳定问题,更加自觉地做好稳定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深化,对稳定问题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1995年9月,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江泽民同志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提了出来,并深刻论述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强调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因此,要善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此,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进一步加以强调,维护稳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四)没有稳定的环境,我们就难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树立新的发展观”的要求。新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心理承受程度。胡锦涛在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政权建设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扎扎实实地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真正担负起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在深化改革中,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实现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统一,坚持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的统一,坚持改革的总体谋划、统一部署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统一。要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按政策办事,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