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负担、职工下岗、离退休人员生活保障等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增多,对全区社会治安稳定构成了较大威胁。去年以来的信访数量虽然减少,但问题仍然不少。去年,全区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1件起。比去年同期减少91起,下降31.1%。其中来信83件,同比减59 件,下降36.8%,来访118起1360人次,同比起数减少 32起,下降20%,人数减少225人次,下降14%。在群众来访中,集体访77起1309人次。同比起数增加10起,上升80%,人数上升14.9%。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要求解决劳资、福利、就业安置方面的53件起,占信访总数的26.5%;二是各类纠纷、刑事申斥案件20件起,占总数的9.8%;三是检举揭发类信访案件60件起,占信访总数的29.7%;四是拆迁、建设、环保、土管方面的19件起,占总数的9.6%;五是反映计划生育、文教、卫生方面的22起,占总数的11.1%;六是农民负担、工农关系方面的27件起,占信访总数的13.3%。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信访(主要是市直部门)尤其是城市集体访仍然比较突出,在77起集体访中,有53起发生在区直部门,占集体访总数的69%。主要反映企业“三拖”和就业安置等问题。这些集体访主要表现为规模大、频率高、情绪激、解决难度大,已成为我区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举例)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无论是农村、城市,还是工厂、学校,都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由此引发的各类集体上访闹事事件呈增多趋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当前群体性事件规模增大,行为方式趋于激烈,组织化倾向日趋明显。突出特点: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合理或不合理要求与错误行为方式、多数人的过激行为与少数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交织在一起,使事件呈现复杂化。许多集体上访人员情绪激烈,时常采取过激行为,如堵塞厂企大门、冲击党政机关等。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经过一定的酝酿期,并由一些有影响、有一定实力的人物幕后操纵,以组织老人、妇女到机关、厂企门前静坐、堵塞交通、非法游行等方法施加压力,呈现出明显的组织化倾向。有理控告的比重越来越大。除少数人无理取闹外,绝大多数是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并且得不到及时圆满解决的情况下,才聚众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施压,不少参与者懂得法律,行为上注意掌握分寸和火候,施压的力度越来越大。矛盾向深层发展。在许多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是由一些群众对
(四)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仍然居高不下。多年来,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了刑事案件的上升势头,有效地维护了全区社会安定。去年以来,全区共立查刑事案件 起,发案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但是,重大刑事案件仍然多发,且暴力化、组织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日趋明显。(举一些案例)。对于当前的治安形势,总的评价是四句话;大局基本稳定,形势相当严峻;有利因素很多,关键在于工作。
就全国来说,案件总体数量增长过快,尤其是衡量社会治安形势有说明力的重要指标——重大案件增长幅度过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重大案件每年不足5万起,到1993年猛增至53万起,现在又上升到160万——170万起(全部案件),而且增长的势头难以扼制。就全国而言,1998以前,城市犯罪以农村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