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二、规范服务 ——— 从优化经济环境的需要,优化干部素质
我县作为贫困内陆地区,在区域环境相对不利的情况下,优化“软环境”对促进组织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当前优化“软环境”的核心就是建设新形势下的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的干部队伍,真正从优化经济环境的需要优化干部素质。
第一,抓自觉服务治“浮”,营造心齐气顺的人文环境。
干部作风不实,公仆意识不强,服务水平较低,是当前基层和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优化干部素质,改善经济环境,首先要增强干部主动服务的自觉性。从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心齐气顺、奋发进取的良好人文环境。
第二、抓廉政服务治“乱”,整治“利益驱动”的收费环境。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形成了当前经济环境中的“顽症”,治理“三乱”,关健是治理职能部门的“利益驱动”,强化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法纪意识。
第三,抓公正服务治“偏”,清理“暗箱操作”的执法环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部门工作人员,把政府赋予的职能当做自己的专利,按人情执法,或公事私办,或待价而办,或推而不办。一个股长、一个办事员足以“主宰”一个企业的兴衰。不整治这种服务上的“歪风”,就无法优化经济环境。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塑造干部的公正、公平和公开的服务意识。
第四,抓高效服务治“拖”,构建宽松快捷的办事环境。
干部服务拖拉推诿,中间环节繁锁复杂,效率低下,是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政策越开放,经济越发展,对干部的素质要求会更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尽快优化干部素质,这就是举办这次培训班的初衷和目的。
我考虑了很久,我认为,抓优化经济环境,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和执法机关抓起,努力强化干部队伍管理,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才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保证。一要完善便民服务的管理机制。要按照《公务员行为规范》和世贸规则的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作风上、纪律上提出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政府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劳动、物价、卫生、公安、技监等部门都要严格实行政务公开、岗位责任、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分工负责、风险抵押、失职追究等制度,所有干部职工一律实行挂牌上岗、亮证执行公务。二要健全群众公开监督机制。要加强行风评议与对执法、权力部门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职能部门部门的考核工作,对经济建设的执法部门,对为群众办事的重要单位,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群众代表,坚持不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社会评议活动。还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索、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服务态度恶劣的部门及个人要坚决予以曝光。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视察和监督。三要建立防范预警和查处机制。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六项规定,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在县城办公务时,不得接受对方单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