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 高印
同志们:
由于工作的变动,市委、市政府决定让我分管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我深感使命【原创: 】光荣、责任重大,我也有信心、有决心把这项工作做好。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奋斗、密切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首先,我要对园林学会第二期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祝贺,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向为我市园林绿化建设付出辛勤劳动、做出重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我市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推动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和谐大同的建设,在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上谋求新跨越。要实现这一目标,建成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有很多载体,城市绿化环境是承载这许多载体的基础之一。当今世界,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已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可见,创建园林城市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改变人民的生存环境,而且,能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聚集人气,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技术,聚集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要素,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城市梯次发展的目标是园林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要想实现国家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的目标,就必须首先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目前我市的绿化工作,正在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足以见得我们的落后,起点就低,如果再不赶超,只能是越来越落后。所以,优先发展园林绿化,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容量,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来大同投资兴业。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对照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我们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是绿化面积总量不足,绿化的档次和品位不高,缺乏高水平的精品和亮点;二是绿地分布不够均衡,布局不合理,城市周围的大环境绿化也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三是单位、居住区绿化建设滞后。要实现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我们面临大量繁重的工作要做,任务很艰巨。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原创: 】感,再努一把力,再加一把劲,就一定能够实现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
第二,要创新理念,强化责任,依法治绿。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大家既是组织者,同时又是执行者和落实者,三位一体的担子很重,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创建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升发展理念,树立责任意识,加强建管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为此,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心。实现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只是我们绿化工作的初期目标,将来我们还要向国家级等更高的目标奋斗,所以走好这第一步至关重要,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扎扎实实做工作,确保完成。二要树立大局意识。创建园林城市,是惠及全市人民的好事,在创建过程中,尤其是我们这些组织者、执行者和落实者,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别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全市绿化发展的大局出发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强化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自觉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做贡献。三是要依法抓好建设与管理的相结合。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对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轻管、建管脱节”的问题,只有不断强化和创新城市管理的水平和理念,才能巩固创建成果,才能推动创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今年3月1号开始实施的新的《城市绿化条例》,以及半个月前人大通过的“绿色图章”审批事项,为我们绿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