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的含义讲准,内容讲清。说理贵在真,靠讲空话、大话是不行的,说一些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话更不行,干巴说教、硬梆梆的灌输,不会有生命力。
㈡“导”、“禁”并举法
正确运用好“导”与“禁”,是做好党员教育的基本方法,“导”,就是疏通和引导。进行党员教育时,对某些党员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既要善于疏通,不能压制、堵塞,又要善于引导,不放任自流。在强调疏导方针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采取“禁”的办法,即严肃党纪,严格国法,以国法党纪去约束某些党员的错误行为。正确而灵活地运用“导”与“禁”,在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克服方法上的片面性。既不能放任自流,也又不能统得过死。对于思想问题行政命令是不能解决的。单靠“禁”是禁不住的。
其次,要把“导”贯穿在“禁”中,把“禁”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问题不能令行禁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虽然作了一些“禁”的规定,但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道理没有讲清楚。因此,在下“禁令”时一定要做好疏导工作,提高执行“禁令”的自觉性。
第三,要划清界限,抓住问题的关键。“禁”是告诉党员不应当做什么。“导”则是告诉党员应当做什么,怎样去做。一个是反对,一个是提倡,二者要旗帜鲜明,不能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㈢逆反心理消除法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时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消除逆反心理呢?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员领导干部要作风正派,大公无私,处处起表率作用;要主动同普通党员沟通心理,建立感情,做到心理相容,相互理解,真正取信于党员,赢得广大党员的信赖。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在党员教育中,既要暴露阴暗面、落后面,又要宣传光明面、先进面,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不应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党员阴暗面和落后面,而应放在好的进步的面上,这样才能焕发党员的进取精神和对事业的信心。
.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经验证明,教育者的知识面宽,教育方法科学,工作的吸引力就强,感召力就大,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就小。反之,则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
㈣因人施教法
就是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问题和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要做到困人施教,对症下药,首学习教育育要分层次。在党的队伍中,既有领导者,又有普通党员;既有老同志,又有年轻人;既有党政机关的党员,又有一线的党员;既有汉族党员,又有少数民族党员等等。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生活习惯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就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要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还必须研究和掌握每个党员的个性。人的个性包括兴趣、习惯、智能、气质和性格五个方面,其中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素质和社会经历不同,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所以要求我们在党员教育中必须采取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的方法,摸透教育对象的性格和气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党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㈤自我教育法
是指党员根据党性原则和党的要求,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以求得自我进步、自我更新的教育形式。
从当前党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