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亩,比上年增8.2万亩,产量计划17264万公斤。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大春作物种植面积31.23万亩,占计划30.4%。大春粮豆作物面积完成14.34万亩,占计划57.5万亩的24.9%,其中:包谷完成11.42万亩,占计划26.5万亩的43.1%;水稻完成0.8万亩。在经济作物中,辣椒完成8.49万亩,其中:冬早小椒6.57万亩,朝天椒0.546万亩,小米椒0.13万亩亩;花生完成3.69万亩,占计划5.5万亩的67%。
结合我县冰冻灾害的实际,今年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思路是:加强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全力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油菜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生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体系机制建设,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强化科技创新和普及应用工作,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和惠农政策,严格依法行政,主动服务三农。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的顺利实现,我县一是要靠“两杂”良种推广,“两杂”良种计划种植39万亩,比上年增加2.6万亩,增加总产196万公斤。二是要靠旱作优化种植。旱作优化种植计划17.5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增加总产80万公斤;三是要靠晚秋种植。晚秋种植计划6万亩,比上年增加2.5万亩,增加总产590万公斤。通过以上增产增收措施,使大春、晚秋粮豆增产866万公斤,以弥补小春粮豆因灾损失,实现小春损失大春补的目标。
在此,我对各乡(镇)、场,各部门提几点要求:一是各级干部要广泛深入农村,查苗情、查墒情,加强春耕生产工作指导。切实组织群众抓好粮育苗栽种工作,满足粮食生产需要。二是要落实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油总产。要针对今年小春减产的实际,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的要求,坚持稳大扩小、扶优扶强、稳定粮食产量的原则,指导群众做好种植规划,妥善处理大小春和受灾地块的茬口衔接问题,及早落实大春生产的各项任务,确保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受灾严重的地区,鼓励农民扩大粮经作物的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努力增加粮油总产。三是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粮油单产。尽力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立领导挂片、农技站负责人和科技人员挂钩培训机制,广泛开展“科技抗灾促春耕百日行动”等科技下乡活动。加大高产优质玉米、水稻旱育稀植和精确定量栽培、玉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等技术,抓好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落实,努力提高粮油单产。四是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工商、物价、农业、供销等部门要加大农资价格监控力度,严格执行农资差价控制政策,要求实行明码标价和公示制度,坚决打击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把农资价格控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防止春耕使用高峰期过度上涨。要广泛地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打假保春耕”等专项执法检查,把种子、农药、化肥等确定为农村市场监管的“首管商品”,严把市场准入,全面清查农资经营户,严格“两帐两票,一书一卡”、“种子留样备查”和“责任状”等措施,规范农资商品流通渠道,严厉查处市场违法和坑农害农行为,通过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有效遏制各种制假售假行为,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五要继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品种改良和畜禽补免工作。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不断扩大畜禽品种改良覆盖面和提高受胎率。六是要抓好各种水利设施的维修整治,落实管护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持作用,并充分依托基层干部,认真搞好用水、秧田协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