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猪生产,有效提高市场供给率。去年以来,中央、省、市为扶持发展生猪生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涵盖能繁母猪补助、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态养猪场和饲养小区建设补助、生猪保险、用地保障等方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主要就是要花大力气贯彻好、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要抓好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省级、市级和县级生态养猪场和饲养小区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猪生产,通过5年努力,将我市猪肉自给率从*提高到*。新建养猪场(小区)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种定向、统一防疫消毒、统一环境绿化、统一污物达标排放“五统一”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进行设计施工和生产,建设一个,成功一个,达标一个,见效一个。
(二)突出抓好特色牧业,继续优化牧业结构。我市农业总体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近年来,我市的奶牛、肉兔、长毛兔、梅花鹿等食草动物以及蛋鸽、獭兔等特色畜禽发展迅速,带动了一大批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今后,要在加快发展食草动物等特色牧业上下深功夫,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挥*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尽快形成畜产品优势产业区(带),推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三)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牧业产业升级。一要大力推进畜牧业品牌建设和展示展销。继续加强优质畜产品品牌窗口建设,以优质家禽、禽蛋、蜂产品、奶制品等为重点,继续扶持*等知名品牌,促进养殖、加工、经营等环节紧密衔接,建立一批品牌经济的优势产业链。积极组织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利用农博会等平台开展展示展销活动,创新营销模式,扩大连锁经营、虚拟经营。二是突出抓好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提升。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服务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技能化建设。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与养殖户联系紧密,有效实现产销衔接、利益联结的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各个主导产业的试点示范合作社,切实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帮助畜牧业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为龙头企业的产品加工开发和技术改造做好服务,提升我市的畜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一直是畜牧兽医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球、全国和我省周边地区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特别是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部分地方仍有发生,我市是销区,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压力一直很大。我们充分认识动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把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各项工作不大意、不疏忽、不放松,常抓不懈。一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各地要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6lt;*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规定%26gt;的通知》(*发〔20*〕58号)和市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关于落实市级有关单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职责、责任处室及责任人的通知》(*防指〔20*〕7号)精神,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具体人员的责任,健全政府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继续推进
市对县、县对乡镇政府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综合目标考核。深入推进联场带户责任制、屠宰检疫责任制和流通监管责任制,切实加强责任体系的监督检查,严肃责任追究,确保责任真正落实。二要抓好强制免疫效果评估,不断提高免疫密度质量。各地务必把免疫工作放在首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