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必须在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首先,“信用村”工作推进了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改革创新。服务“三农”一直是农村信用社的根本宗旨,在新形势下城区农联社采取评定信用村(镇)的支农手段,顺应了当前在全社会倡导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建立完善信用体系的呼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抓住了支农服务的焦点问题,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契约关系、信用关系,自觉融入农信社与农户借贷双方的关系之中,无疑是对支农服务改革的一大创新。
第二,“信用村”工作密切了与镇(村)基层组织的关系。通过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使农村基层干部拓宽筹资路子,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了城区信用联社与基层干部的关系,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从而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三,“信用村”工作体现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营造了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倡导了把诚实守信作为农民致富奔小 康,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观念,使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得到发展。一方面,“信用村”工作作为农村信用社杜绝行业不正之风的一种有效途径,从根本上铲除为贷款找关系托人情、请吃送礼等歪风邪气滋长的土壤,净化了农信社员工队伍,加强了廉洁自律,增进员工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切实加大信用村(镇)工作的推广普及力度
几年来,我区开展信用村(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服务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应看到,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投融资手段仍然比较单一,筹资机制还不够灵活,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特别在今年评定中个别信用村因不符合评定条件而出现被摘牌的现象,这些问题有待城区信用联社和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信用村(镇)工作的推广普及,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存款和贷款保障机制,密切城区信用联社和农民的关系,把信用社办成联系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办成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区委、区政府对总结推广“信用村”、“信用镇”工作做法、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十分重视,各镇、街、村委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农信社,继续做好信用村(镇)推广普及工作。各镇都要认真组织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把争创工作列入新年度各镇、村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总结“信用村”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信用村(镇)的积极意义,帮助农信社做好资金组织工作,为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而不断努力。农村信用合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要以这次总结推广信用社(镇)工作会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按照农民的需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服务方式和内容,把农村信用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支持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支持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支持优质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扶持农村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公司+农户的发展;要根据当前农村市场的新情况,积极开展农民需要的住房、教育、大额消费品等贷款业务,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同志们,农业和农村工作是全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