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食用菌生产的问题,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同时,生产菌菇后的菌糠是一件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用为饲料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四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作物秸秆纤维中的碳约占40%以上,是很好的能源物质。秸秆能源技术包括秸秆气化制气、压块成型制炭、锅炉集中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沼气等。五是秸秆工业化利用技术。作物秸秆是一种工业制品的原料,除了作造纸原料外,还可以秸秆中的纤维作为原料加工纤维密度板、生物地膜、餐具、包装材料等,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六是秸秆编织。小麦秸秆可以加工成工艺品,玉米苞叶可编织成生产工艺品,水稻秸秆可以加工成包片或草苫。此项秸秆编织产值几倍甚至十几倍增加,是农民增收的一条好途径。
当前,针对秋收正值结束,特别是未加工转化秸秆集中堆放、且易造成火灾隐患的实际,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把这些秸秆消化掉。办法我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集中沤制。以村、组或家庭为单位,把分散堆放的秸秆集中起来进行施药沤制。另一个是集中打捆。把堆放在地头、路边及其它地方的秸秆用打捆机压实打捆,由政府出面联系,就近买给加工企业,彻底消除隐患,决不能留下任何后遗症,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防止秸秆焚烧现象发生与反弹,巩固来之不易的禁烧成果。
三、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向深度发展
农业结构特别是种养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从长远看,彻底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在于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眼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紧密结合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着力做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从目前全市作物秸秆种植面积和秸秆产量构成看,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和秸秆产量分别占到65%和70%。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生秸秆数量多,从客观上给秸禁烧和综合利用增大难度。解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过大、秸秆产量过多问题,必须在改变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上寻求突破。即:在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改善品种品质、稳定总产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寻找粮食作物替代种植品种,大力发展饲草饲料作物和高值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尽可能地调减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特别是城市和县城周边地区、主要公路干线沿途,要率先迈出步伐,实现突破。今年秋季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只要抓住有机时机、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做深入细致工作,仍然有可争取的工作余地和潜在的成效。当前主要是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着力抓好大蒜圆葱和食用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切实抓住秋冬季节瓜菜生产淡季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努力扩大秋延迟陆地瓜菜和设施、保护地精细瓜菜种植面积,努力增加种植业综合效益。立足提前谋划、及早准备,对明春的甜叶菊、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提前做好规划布局和相关准备工作。二是,调整养殖业结构,大力发展食草性畜禽。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以食草性畜禽为主的秸秆畜牧业,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是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仅肉牛、奶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近40万头、5万头、260万只,年消耗作物秸秆和秧草200余万吨,目前实际每年青贮氨化只有30多万吨,有着巨大的利用空间和潜力。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