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多人,有效提高了农机手素质。
二、认清形势,增强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物质条件基本具备,而且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农民对农机化的渴望越来越迫切。目前,无论从政策层面看,还是从现实状况分析,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机遇千载难逢。
一是从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对农机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现代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题,而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加速转型,这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农民收入结构、农民文化价值观念等,都将发生深刻积极的变化,这给农机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这为农机化向纵深发展打开了通道。持续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降低作业成本,实施标准化生产,这向农机化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发展要求。总的来说,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各个主要方面都蕴藏着机械化的内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给农机化发展搭建起广阔的舞台。
二是从政策趋向来看,对农机化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对农机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新形势促生新认识,新认识催生新政策,一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已陆续出台,国家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都逐步加大了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省政府将大幅度增加对粮油生产的支持力度,扩大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标准,市政府将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若干意见。应该说,这一切都为我市农机化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三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农业机械促进法》将为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政策支持以及法律保障,必将引导我市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经济实力来看,对农机化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强。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8591元。这既增强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经济实力,也增强了农民支付农机作业费用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是一个技术经济过程,伴随着农机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农机作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机化组织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化经营效益也会得到提升,农民投资农机的热情必然持续升温。经济基础决定生产方式,生活水平决定劳动观念。目前广大农民的劳动观念正在发生急剧的改变,普遍认为使用农业机械比使用农村劳动力更加划算,渴望通过农机化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分享现代文明进步的成果。可以看到,推动农机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越来越强。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机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机化事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作物生产机械
本文由: 免费提供 化严重滞后。二是土地属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经营发展,大片作业受到限制,发挥不出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特点,导致适宜于田间作业的大型机具发展缓慢。三是是农机事故隐患较多。农业机械违章作业时有发生,部分驾驶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重生产轻安全,相当一部分拖拉机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无法核发牌证、限制使用无措施、管理难度大。去年,我市发生多起农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