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每片100亩以上,分管蔗糖生产的副书记、副乡镇长、副场长、甘蔗站站长、农技部负责人每片80亩以上。示范片要立牌标志,要设在交通要道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各制糖企业的“六化”示范片中,必须要各有1片面积100亩以上的滴灌示范,投入由各制糖企业负责解决。该项工作要求在2008年某月前完成选点,某月底前完成备耕,某中旬完成种植任务。同时,要做好面上甘蔗生产“六化”的宣传发动工作,按时完成计划任务。
(四)大力抓好良种甘蔗繁殖基地建设。目前某区甘蔗的当家品种仍是八、九年前推广种植的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2008年种植新台糖22号比例更是高达85%,甘蔗品种单一,优良性状有退化的迹象,如逐步矮化,抗病能力减弱,单产和糖分降低等等。以上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蔗糖业的发展必受到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甘蔗良种繁殖(育)基地建设工作。此项工作具体由制糖企业组织实施,各制糖企业要各建设一个面积150亩以上的甘蔗良种繁殖基地,并抓好二级良繁的基地建设,积极引进、试验、推广甘蔗优良品种,加快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推广高产、高糖、宿根性能好,抗旱力强的甘蔗良种,形成早、中、熟品种的合理搭配,进一步提高甘蔗单产和蔗糖份。
(五)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要实现甘蔗的高产高糖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良种良法。要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使蔗区每个农户都要有一个掌握种蔗技术的明白人。2008年的培训任务是某万人次,培训形式可多种多样,可集中培训,可现场参观,还可以通过电视、墙报、录像、印发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培训重点是抓好成熟实用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是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特别是对冬植蔗要采取地膜覆盖,达到保水保温、防止烂种,确保长齐苗,这是甘蔗获得高产的关键。二是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松技术,进行机械化深耕深松,提高抗旱能力。三是大力推广因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结合不同的土壤类型及甘蔗不同的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进行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降低生产成本,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四是大力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做好甘蔗引种检疫,阻止病虫害随着蔗种的引进而传播,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种苗,通过轮作、化学、物理等进行综合防治。五是大力推广使用化学除草技术。利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田间杂草,促进甘蔗正
(六)保证资金投入,确保项目正常运转。有投入,才有产出。我们的甘蔗生产要做到稳产高产高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投入的主体是农民,企业和政府也要加大对甘蔗生产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各制糖企业,这几年由于市场和政策的因素,效益都不错,这个时候应该想到广大蔗农,反哺社会,拿出资金来支持甘蔗生产发展。2008年,我们计划新增水田种蔗2万亩,新增甘蔗生产“六化”示范某万亩。各制糖企业一定要按照要求,及时、足额地投入甘蔗生产扶持经费,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同时,各级业务部门要争取对应上级的资金支持,使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