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开发利用资源与培育保护资源的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发展与农民致富步伐,又要倍加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山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决不能过度开发,吃子孙饭,断后代路。
2、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加快山区发展,关键是调动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市、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职能要转到调节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上,着重在制定宏观规划,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供社会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等方面下大功夫,而产业发展、各项工程建设等,要运用市场手段,由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组织实施。
3、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既要路、水、医、学、保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又要突出抓好基础条件、产业开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既要村村铺开,又要采取非均衡战略,选择重点村庄,山水林田路整体包装,各个击破。
四项重点工作是:
1、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在4个山区乡镇新修水泥(柏油)路112.7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共汽车,这要坚定不移。解决山区人畜吃水:要因村制宜,实施联村供水、打井配套等工程,从根本上解决。
2、产业开发。实施林果开发。要继续实施“6818”工程,3年内新植各类果树4万亩,绿化荒山8万亩,使经济林面积达到10万亩,实现人均一亩果,人均果品收入达到500元。实施旅游开发。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加快开发力度。经过三年的开发建设,把旅游业发展成山区的支柱产业,带动2万人就业,山区农民人均旅游收入达到500元。实施畜牧开发。要妥善处理好林牧矛盾,加快畜禽品种的开发,改变目前以本地山羊为主的状况,增加波尔山羊、小尾寒羊,以及牛、猪、鸡、兔和特种养殖业。三年后,畜牧业产值要占到山区4乡镇农业总产量的60%以上,人均从畜牧业中收入500元。
3、教育卫生。做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4乡镇各保留一所初中,实现初中寄宿制,小学生走读半径原则上不超过2.5公里。逐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消灭危房。加
4、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山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弱势群体的保障范围。对农村鳏、寡、痴、残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继续加大对农村老党员的补贴。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山区开发的强大合力
要把山区开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根据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山区工作的特点,要重点抓好以下三点:
1、建立健全山区开发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全市成立“山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山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办,综合协调乡镇和部门的各项业务工作。四山区乡镇要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