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条致富路子。广大干部精神状态饱满、发展热情高、气魄大,积极想事、谋事、干事,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干劲。二是说我市已经具备了统筹协调,扶持山区发展的能力。去年我市进入了全省八强县,完成gdp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8亿元,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6位,比2002年前移了22位。随着章丘电厂二期工程、闽源钢铁、台湾宏全、重汽铸造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我市经济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市级财政完全有能力支持山区建设,平原乡镇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等拉动山区发展。
所谓意义重大,一是指振兴山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如果山区的发展建设总是上不去,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不能说各级党委政府尽到了责任。就不能说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高了。集中力量,加大措施,推动山区快速发展、全面振兴,尽快改变山区面貌,就是实实在在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振兴山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振兴山区,缩小我市南部山区与中北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保护好南部山区的绿色生态屏障,就是扎扎实实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三是振兴山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我市能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不是看发达乡镇和地区的发展水平,而是南部山区发展到什么程度。要实现我市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翻番”的目标,没有山区乡镇的快速发展,跨越赶上就难以达到;山区乡镇实现不了小康,就不能说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四是振兴山区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衣食足,天下安”,“仓禀实而知礼节”。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山区长期落后,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持续拉大,必然引起不稳定因素,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团结。只有生产力快速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全社会繁荣进步,促进形成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
推进山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在科学把握山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超常规措施,用系统发展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总的要求是:围绕实现一个目标,把握三条原则,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一个目标是:到2008年把南部山区打造成为生产生活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事业发展,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型农村,彻底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问题。有条件的村实现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通柏油(水泥)路;完成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0%以上。财政状况实现新的改善。4乡镇到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比2003年翻两番。缩小山区与中北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5元。
三条原则是: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山区发展各项产业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山区的优势所在,绝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开发建设山区,要牢固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使山区的资源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和财富。要正确处理好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