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只完成输机宗地数8.4万宗,宗地输机率83.2%(其中,林地所有权宗地数已输0.16万宗,面积59.9万亩;林地使用权宗地已输8.18万宗,面积188.64万亩;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合并发证已输56宗,面积1.16万亩;林木权宗地已输547宗,面积10.72万亩);三是制、发证工作差距大。已完成打证2.2万本,占全县应发林权证4.5万本的48.9%,县林业局发放给各乡镇的林权证为2.1万本,占应发总数的46.7%,而省明察暗访组反馈我县发证到户率仅为21%,列全省倒数第九,与全省林权证发证率89.7%相差甚远;四是合同签订欠账多。我县应签订合同面积73.2万亩,只占总签订面积53.2万亩的72.7%,且大多数采取边发证边签字的办法。
二是山场纠纷过多。目前全县我县有待调处的山林权属争议仍有37起,涉及面积11.13万亩,除**林场与杨村6.5万亩、**林场林洞1.1万亩属历史遗留纠纷外,仍有大量的纠纷影响了林改发证工作的进程,甚至影响了外业勾图,如**乡**村、**乡**村、**村、**镇的**村、**与本镇**村、**林场与本场林**村、**林场与**镇、**镇等等。且我县的纠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越级上访,在省、市林改办挂号多达11件,列全省、全市首位。离全省提出的“到今年8月底,全省山林纠纷调处率确保达到96%以上”的目标相差甚远。
三是联户勾图现象严重。据统计,本次林改涉及林改农户约7.2万户,但实际全县打印林权证总本数为4.5万本左右,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农户家中将无林权证,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我县集体山场和联户勾图过多,造成分山到户率达不到要求目标。
四是宗地建档不完善。各乡镇普遍没有重视档案的重要性,在已打证制图的宗地档案袋中,缺项太多,不完善的占大多数。目前,全县已建档村小组887个,占总数1300个中的68.2%。
我在平时下乡调研中发现,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字。
一是领导不力。不少的乡镇,主要领导没有进入林改角色,开完动员会就束之高阁,既没有掌握林改的精神实质,又说不清规范操作的程序,没有把林改列为中心工作,积极调度、形成合力,而是任凭分管领导一人窜上跳下去抓,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级书记抓林改”的决策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上,被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二是宣传不广
。就是没有把林改的政策精神,宣传到广大群众这一层面中去。林改工作的基础和重心本应当放在村民小组,要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让广大群众做林改的“明白人”,让群众在林改中“当家作主”。而我们有的领导、有的乡镇把话说一半,留一半,泼给群众一头雾水,致使山场纠纷层出不穷。三是操作不细。对这次林改,省委、省政府经过了广泛调研,进行了慎重试点,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林改的操作程序和规范要求,都是经过科学论证和研究制订出来的,我们只要老老实实地照章实施就行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工作做得不够细,基础工作打得不够牢。比如:调查摸底公布一榜敷衍了事,内容格式很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公榜;方案制订、林改形式的选择确定,要求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票决,做到“四签两不准”,但有的地方就没有开会,甚至只是由干部带着票决票上户让群众稀里糊涂地签了一个字。
四是督导不实。县委、县政府经常性组织专项督导组对各乡镇的林改进行专项督导,也指定了林业局领导干部分片挂点乡镇指导开展林改工作,但是,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督导人员未能及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