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头,出栏29万头;牛生产量2万头,其中存栏1.8万头,出栏0.2万头;羊生产量1万头,其中存栏0.7万头,出栏0.3万头;家禽生产量600万只,其中存笼250万只,出笼350万只,农民人均增加畜牧业纯收入30元以上。
1、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我县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在全省、全市占有一定位置。2008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力争用2—3年时间,全县新建10—15个“三高”养殖小区,今年每个乡镇至少要建设1个高标准畜牧养殖小区。
2、优化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畜牧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难以获得快速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营造亲商、引商、安商、富商的环境,确保客商能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要通过多种办法、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一是优势互补,共生共荣,走协作发展之路。要充分利用我县畜牧业自然资源优势,积极与高校、与企业、与老板联姻,构建“利益共沾”的发展机制。二是敞开胸怀,降低门槛,走带动发展之路。要充分利用节会、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作用,积极宣传自身优势,降低引资门槛,吸引外地投资者,通过客商带动促进发展。三是能人牵头,互帮互助,走共同发展之路。要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当地能人,以资金、技术、资产等入股,共同做强畜牧企业,促进共同发展。
3、全力向上争项目、争资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畜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各地及畜牧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对中西部投入的机遇,认真研读政策,扎实开展争项目,务求取得实效。一要利用政策争项目。要依据上级政策,认真制订行业发展规划,根据我县资源优势,选准项目切入点,积极向上争项目。二要以干求助争项目。加快畜牧小区建设,把我县畜牧小区做大、做强、做响,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等扶持。三要运用关系争项目。“三生难抵一熟”。有了熟人好办事,我们要向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勤汇报、勤请示,在工作上多联系,在情感上多联络,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要充分运用我县在外工作的人员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争取支持。
4、扎实开展动物防疫。近年来,世界各地重大动物疫病频繁暴发,并且不断向人类感染,国家为了支持畜牧业发展和确保人畜生命安全,搞好防疫工作,不久前国务院颁布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好的政策,同时对防疫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上级规定生猪防疫面必须达到95%以上,家禽防疫面达80%以上,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的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猪、牛、羊、家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3%和13%以下。畜禽防疫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事关群众餐桌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事关畜牧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动物防疫法》赋予的职责,具有社会性、科学性、统一性和强制性,是非搞不可的,不得放任自流。这一点特别是我们乡镇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同志,思想认识要高,不能出现偏差,不要以为防疫工作是畜牧部门的事情,与政府无关,可问可不问,可管可不管。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更新观念,明确责任,加大措施,认真扎实地抓好动物防疫工作。一要强化责任。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继续推行“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行政一条边,乡镇要与村签订保密度责任状;部门一条边,县畜牧局要与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与包村兽医签订保质量责任状。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