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特色村、重点村建设,创建小康示范村。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要求,要集中精力,集中财力,抓好重点村建设,建一个成一个。重点村建设要建成有品位、有特色的精品村。要把特色产业、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的资源整合到示范村建设中,今年要重点抓好xx乡xx村的生态旅游型、xx镇xx村和xx镇xxx山村的生态能源利用型等*个重点示范村的建设。建设项目中的池塘整治、生态养殖园区、沼气、道路、绿化等配套项目,水利、农业、能源办、交通、环保、林业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项目的立项扶持。要善始善终抓好以xx街道xxx村、xx乡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等*个重点整治村的村庄整治。使这*个村成为我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的新的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三、创新机制,全面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
(一)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要把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作为区财政支农的重要支出项目,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从2008年开始,区财政每年安排村庄整治与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万元(其中财政预算***万元,土地出让金***万元),并根据财力状况逐年增加。各乡镇(街道)也要建立财政投入机制,每年用于村庄整治与建设的专项资金不少于*万元。区直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经过多方筹措,千方百计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二)建立部门挂钩联系制度,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为明确责任,调动各方力量,支持配合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从2008年开始实行区直部门与示范村和整治村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示范村每村由二个部门结对帮扶,重点示范村同时由一名区领导挂钩联系,一定二年;整治村每村由一个部门结对帮扶,一定一年。帮扶资金,示范村每个部门每年不少于*万元;重点整治村每个部门每年不少于*万元;一般整治村每个部门每年不少于*.*万元。各部门要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部门重要职责之一,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帮助所联系村制订示范村建设或环境整治的总体规划,研究整治和建设的具体项目,督查检查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
(三)实行新农村建设项目总牵头制度,整合项目资源。从2008年开始,要以新农村建设工程为龙头,对各类支农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和统筹安排,切实解决支农项目分散布点、分散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