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发生的目标。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防疫质量”的要求,全县仍然采用春秋两季集中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集中会战,专业技术人员常年补针的动物防疫工作策略,使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五号病的免疫密度始终保持在100%,消灭发生内疫的死角和隐患。春季在3月20日到4月20日,秋季在9月到10月份,各乡镇苏木要集中乡村两级干部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五号病防疫大会战,通过会战使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动物五号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耳档佩带率100%,免疫户口册入户率100%,免疫档案建档率100%。牛、奶牛、种畜等由于价值较高在第一次免疫21天后,再强化免疫一次。
(三)认真做好对引进动物的监管。各乡镇苏木要认真落实上级文件通知精神,不折不扣、严格执行,严禁不经批准到县外引进任何动物,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认真负责的审查每一件报批报检申请,严禁到疫区购买动物,对引进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派出专业人员到产地进行检疫,确认无疫后,方可引进,所有引进的动物,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产地检疫规范》、《隔离观察制度》和《动物免疫注射制度》,防止外疫通过引进动物传入我县。
(四)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力度。要结合春秋两季集中会战免疫,切实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解决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等薄弱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解决拒防户、钉子户等难点问题,对影响较大、情节恶劣的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曝光,形成一种依法防疫、依法治疫的良好环境,逐渐使动物防疫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要加强市场监管,防止病害动物进入市场交易,近期,各乡镇苏木、县直业务主管部门要开展一次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工作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活畜交易、屠宰、运输环节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要加强规模化养殖户的防疫监管,协助养殖户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引导规模养殖户建立规范的防疫消毒制度、饲料采购供应制度、产品销售制度等。总之,要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制度,严禁人、物随意进出,防止疫病的传播。非出入不可的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严把畜禽补栏和饲料进入关,绝不能从疫区购买饲料。要教育群众对散养家禽实行圈养,特别是畜禽流动频繁的地区必须实行圈养,对拒不执行圈养的养殖户要采取非常措施严肃处理。各乡镇苏木要按照动物疫病防治规范选择适当场所,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
(五)加强乡镇苏木和村嘎查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兽医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后,农业部、自治区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当前我们要突出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乡镇苏木、村嘎查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我县乡镇苏木改革正在进行,组织人事部门将按照改革的总体要求将乡镇苏木的动物防疫人员配齐、到岗、到位,全县要以这次兽医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乡镇苏木和村(嘎查)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员(疫情报告员)队伍建设,使一批业务精、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热爱动物防疫工作、遵纪守法、年龄适宜的人加入到基层防疫队伍中来。
第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设一支好的动物防疫队伍,必须有一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