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防疫法》宣传普及力度加大,依法防疫、依法检疫、依法监督的动物防疫气氛基本形成,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有效处理,特别是拒防案的及时处理,净化了防疫环境,教育了群众,防疫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推动了全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二、影响当前动物防疫的不利因素
在客观的总结2008年动物防疫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当前动物防疫仍然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疫情形势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五号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生、蔓延。2008年以来国际上有16个国家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我国有12个省发生疫情,疫点数达到31个。国际、国内发生的这些疫情所埋下的隐患,短期内无法彻底清除,一旦环境适宜,有可能会死灰复燃,而侯鸟迁徙很可能将疫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源带入我县,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可预见因素都可能引发疫情。因此,我县各级政府对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五号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可能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是防控措施存在漏洞和死角。一方面,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五号病免疫存在漏洞和死角,有漏防、漏免现象存在;另一方面,去年秋季集中会战免疫的畜禽陆续过了免疫保护期;同时,由于机构改革,去冬今春基本上没有对新补栏的动物进行防疫,存在着内疫发生和外疫传入的可能。个别地区借发展产业,促进经济为由,擅自到外省区引进动物,也存在着外疫传入的可能。
三是防疫队伍能力建设不足。具体表现是,乡镇改革正在进行中,机构、人员及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到位,村级防疫员聘用问题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原有的体制、机制已经被打破,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基层防疫人员都产生很大影响。这些虽然是改革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但如果我们不注意解决或者解决不好,都将对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不利因素和影响。
四是防疫专项经费投入不足。2008年县乡两级政府都增加了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但是同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还差很远,如村级防疫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就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防疫员报酬低,或者根本得不到落实造成的。
三、2008年动物防疫的主要工作
2008年全县动物防疫工作的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和估计到今年动物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坚持“预防为主”和“依法治疫”的方针,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市政府关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决策部署,采取“免、堵、查、管”等综合措施,巩固连续五年无重大动物疫情的成果,实现连续六年无重大动物疫情的目标。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责任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动物防疫是政府行为,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负具体责任;业务部门负责人负技术责任,各级人民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各乡镇苏木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上述规定,结合当前工作,认真研究动物防疫工作,层层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措施,建立动物防疫工作下抓一级,责任上追一级,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实行动物疫情一票否决制度,对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乡镇苏木不得授予农牧业项目奖励,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其负有责任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二)强化免疫,打胜防疫攻坚战。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发生的最关键措施,动物通过注射疫苗获得免疫,由易感动物变为非易感动物,从而达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