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水利建设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实现人水和谐为目标,以促进水利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产业化、水务一体化为要求,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城乡水环境为着力点,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根据上述思路,到2010年,全市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里下河圩区堤防达到10年一遇标准,排涝达到10年一遇标准;城区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排涝达到20年一遇标准;沿江开发区排涝按城市排涝要求,达到20年一遇标准;小城镇防洪达到10至20年一遇标准;全市旱涝保收农田占基本农田的80%以上,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县级主要河道水质基本达到水功能区标准;水土流失面积80%以上得到治理;骨干河道达到10年一遇的引排标准。
2008年主要目标是:疏浚整治主要引排河道49条,加修圩堤37公里,新建小沟级以上建筑物550座,发展节水灌溉3万亩,完成水利土方650万方。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防灾防洪保安全”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水毁修复、圩堤加固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一要抓紧实施野田河南接工程。水利部门要按照序时进度,加大河道开挖力度,加快塘头套闸等建筑物建设步伐,狠抓工程质量,确保年底竣工;交通部门要加快推进328国道野田河大桥工程建设,及早发挥工程效益。二要快速启动长江嘶马弯道崩岸整治工程。该项目已获水利部批准立项,水利部门要紧盯不放,积极争取,及早实施。三要积极上争归江河道水利血防工程、淮河入江水道续建加固工程项目。四要加快推进里下河圩区治理工程。今冬明春,全市计划加修圩堤37公里、土方28万方,新建圩口闸17座、排涝站9座。各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多渠道筹集资金,组织圩堤加修达标,加速圩口闸、站建设。圩堤加固工程要重点解决圩堤标准严重不足的险工患段,市里明确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圩口闸工程要严格按照2003年大水后修订的里下河圩区治理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重点解决外大圩敞河口控制问题,圩内分框闸暂不考虑安排计划;排涝站工程要重点解决圩内没有固定排涝动力,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集镇和居民集中居住区内排涝的问题。同时,各镇要积极与农电部门沟通、协调,尽快解决排涝站动力问题,确保防汛排涝期间拉得出、打得响。
2、加大河道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水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整治水环境是未来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是深入推进碧水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县乡河道第一轮疏浚工作的要求,2008年、2008年两年任务要提前一年完成。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河道疏浚与长效管护两大任务,大力实施碧水工程。河道疏浚要组织歼灭战。今冬明春,全市计划疏浚河道135条、完成土方360万方,其中镇级以上河道49条、土方217万方。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要加快与灌溉及水产养殖用水有矛盾的河道疏浚。对村组河道疏浚工程,省政府将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各镇要及早规划,争取支持。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对于有“全面小康村”创建任务的镇要认真排找差距,加快河道疏浚,确保全市“全面小康村”建设顺利通过扬州市验收。对于碧水工程,市里将继续按照去年的标准进行补助,即:市级河道1.35元/方,镇级河道0.35元/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