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1840万公斤。二是政策扶持加大。今年,中央和自治区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形成了多年来没有的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宏观政策环境,对今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从政策措施中,我市农民享受到的直接和间接财政补贴达到1659.8万元(粮食直接补贴508.5万元,季节性化肥补贴81.2万元,良种补贴83万元,山区地膜玉米补贴12万元,山区农田建设补贴660万元,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农民得到间接补贴319.1万元),农民人均受益约21.4元。三是市场粮价攀升。今年,全区主要粮食价格同比大幅度攀升。小麦同比增加0.17元,增长30.5%;玉米同比增加0.11元,增长24.5%;大米同比增加0.30元,增长33%。预计农民人均可从粮价上涨因素中增收96元左右,扣除农资涨价等生产成本增加的因素,预计今年农民人均从粮价上涨中可增收48元左右。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今年农民人均从粮食生产中可增收70元左右,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近2.2个百分点。
(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促进了农民增收
全市各级组织按照品牌创市、规模立市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中宁枸杞、城区无公害设施蔬菜、宣和鸡蛋、香山西甜瓜、海原优质饲草等区域优势和特色品牌,启动建设了20万亩枸杞基地、1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3500万只蛋鸡基地、20万亩绿色西甜瓜基地及饲草等产业基地项目,形成了中宁县舟塔乡万亩枸杞观光园、城区镇罗、东园镇5000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宣和镇100万只蛋鸡科技示范园区、城区香山、海原兴仁20万亩绿色西甜瓜基地和海原县海城镇紫花苜蓿种植基地一批典型带动作用较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今年,全市新植枸杞2.6万亩,累计达到13万亩,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发种植枸杞食用芽菜3440亩,亩均收益1500元以上;落实日光温室7176亩,累计达到4万亩,其中5000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落实日光温室4140亩;新增优质苜蓿饲草20万亩,累计达到110万亩;落实西甜瓜16.5万亩,较上年增加6.7万亩;种植马铃薯30万亩;100万只蛋鸡科技示范园区,落实入园农户270户,开工建设鸡舍250栋。新建和完善提高各类养殖园区185个,加快了园区补栏,全市家禽、生猪、羊、牛饲养量分别达到999万只、86万头、126.7万只和13.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0.9%、3.8%、25.5%和17%。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中,来自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收入达到527元,占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1.1%,比上年同期增加70元,特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香山酒业集团、红枸杞商贸公司、金西丰粮油工贸公司、中卫清真牛羊肉屠宰厂、赢嘉公司玉米淀粉厂、黄河乳品厂、宁华肉联厂、金泉草业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培育了一批 “公司+农户”的流通产业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全市共发展年流通额30万元以上的流通组织(实体)264个,从业人员2457人。形成了城区宣和家禽综合服务公司、东园蔬菜流通公司、镇罗中通猪业、中宁红枸杞商贸公司、富民枸杞合作社、海原草畜产品产销协会等一批年流通额1000万元以上的产业实体和中宁枸杞市场、宣和禽蛋市场等年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通过龙头加工企业和流通产业体的带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拉长了农民增收的产业链条,使农民在产、加、销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