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开这次全市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区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议精神,认真分析上半年我市农增收的形势,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动员和组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以上,中宁县、海原县及城区宣和镇、镇罗镇、香山乡就农民增收工作做了大会发言,分析了形势,交流了经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今年以来,各县、区、镇(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热情高涨,各有新招,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成绩,呈现出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态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随后,自治区赵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市农民增收的形势及做好今年农民增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全市农民增收的形势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组织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克服干旱冷冻、动物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劳务经济,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上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26540万元,同比增长1.8%(城区13713万元,增长2.1%,中宁县10823万元,增长1.4%,海原县2408万元,增长2.1%);农民现金收入达到128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7元,增长16.0%(城区1856元,增加251元,增长15.6%,中宁县1996元,增加288元,增长16.9%,海原县493元,增加65元,增长15.1%)。从收入构成看,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达到590元,同比增长15.7%,比重占46%;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747元,同比增长25.3%,比重占54%;来自劳务收入达到332.3元,同比增长18.2%,比重占25.9%;来自财产性和转移性的非生产性现金收入为57.17元,同比增长36.33%,比重占4.5%。从增收渠道看,农民来自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劳务输出、商饮业等方面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种植业现金收入达290元,增加38元,增长15.1%;畜牧业现金收入达237元,增加32元,增长15.6%;渔业现金收入达63元,增加10元,增长18.7%;农产品加工业现金收入达175元,增加15元,增长9.4%;劳务输出工资性现金收入达308.67元,增加45元,增长14.67%;交通运输业现金收入220元,增加30元,增长15.8%;批零贸易、餐饮业现金收入为243元,增加36元,增长17.4%。通过综合分析,促进农民增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确保了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促进粮食增产,确保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长。今年全市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97.52万亩。其中:落实小麦播种面积70.69万亩,玉米31.85万亩,水稻12.16万亩,落实旱育稀植面积9.6万亩。由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拉动全市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增长,全市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52亿公斤,比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