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落实措施,从行动上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
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各地、各部门务必按照防大汛、抗大旱的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着力解决防汛抗旱中的薄弱环节,在洪涝灾害来临之前,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一,要坚持预防为主,扎实做好各项度汛准备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常备不懈、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方针,早动员、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工程准备。各地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处理好影响今年度汛安全的险工要段隐患。要切实抓好在建工程建设,对少数开口子工程,要选派得力干部,坐镇指挥,加强施工力量,尽早完工,决不允许留下任何隐患。二是预案准备。各乡镇要根据县里防汛抗旱工作预案,从本地实际出发,针对近年来防汛抗旱工作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和细化各类防汛抗灾预案,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物资和队伍准备。要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和救灾物资补充和储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重点防洪区、重点防洪工程一定要备足抢险救灾物资,对现有的物资和器材要及时清点,加强维护维修。各乡镇要针对当前农村劳力外出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动现有劳力,组建专业抢险队,加以培训和演练,做好抗灾迎战准备。四是要落实好必要的抗灾经费。各乡镇都要将防汛抗旱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留足必要的抗灾预备费,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此外,要根据《安徽省农村兴办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条例》,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广大群众筹资筹劳,查险排险,处理险工隐患,解决抗灾中的实际问题,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正常进行。
第二,要突出薄弱环节,落实各项重点防御措施。近期,各乡镇要对辖区内的圩堤、水库、涵闸等进行全面检查,5月15日前结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力求尽快解决,不留隐患;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作为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实行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大的险情。要高度重视水库防洪安全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水库运行,对尚未实施除险加固的要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安全度汛措施,并坚决做到险库放空,病库限制蓄水,加强防守,落实抢险队伍和器材,确保安全度汛。同时要依法搞好河道清障。各地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加大执法力度,清除辖区内的违章建筑和其他阻水障碍物,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第三,要坚持科学防汛,把握防汛抗旱指挥工作的主动权。要加快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建设,提高监控洪水的能力,努力实现水利工程和各种抗灾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要建立县、乡镇(村)和重点防御单位(工程)的防汛抗旱指挥工作网络,保证防汛抗旱指挥各项指令畅通和信息传递准确。
第四,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抓好抗旱工作。各乡镇要在全面做好防汛准备的同时,不可忽视抗旱工作,积极做好抗大旱的准备。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早制订抗旱预案,抓紧做好抗旱设施修复、配套完善和抗旱机具的维护保养。要规范水源调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努力从被动抗旱转变为主动抗旱,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损失。要高度重视山丘区人畜饮用水问题,加强人畜饮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大旱时人畜饮用水安全。同时,要重视城镇抗旱,确保城镇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有保障。
三、明确责任,从制度上为防汛抗旱提供保障
防汛抗旱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全面落实责任机制,严肃组织纪律,确保万无一失。
首先,要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是夺取防汛抗旱工作胜利的关键和保障。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要继续实行以行政首长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