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2008年全县春季造林动员会议就要结束了,会上鲍县长作了春季造林动员讲话,全面总结了2008年造林工作,肯定了成绩和经验,指出了差距和不足,对今春造林工作进行了动员,提出了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县林业局和新惠镇、丰收乡、敖音勿苏乡、敖润苏莫苏木等5个单位负责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县政府与全县29个乡镇苏木签订了2008年林业生态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这个责任状就是军令状,各乡镇苏木要认真对待。下面,我根据3月26日绿委会精神,结合当前林业生产,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林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历史已经证明:全县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的长远之计、治本之策,林业已成为立县之本。要从**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林业的地位。
加强林业建设是改善生态的需要。林业建设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草业的发展,起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等作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植树造林搞好了,才能使群众不至于丧失立身之地;**发展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对我县而言,林业建设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经济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的林业,就没有**的农业,也没有**的畜牧业,更没有**的今天。
加强林业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林业为种植业实现高产稳产提供了保障,林业发展是整个大农业生产的基础,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必须有高标准的林网做防护,以防治风沙危害、水土流失、改善田间小气候。同时,造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又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林业发挥保障作用。
加强林业建设是推动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几年,随着国家林业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林业推动了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林业生产经济效益逐步突出,初步形成了桑蚕、沙棘、山杏、灌木饲料、杨树速生丰产林五大产业基地,林业生态产业化正在稳步推进。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县林业增加值实现1.46亿元,人均248元,占一产增加值的10分之一强。我县是贫困地区,增加农牧民收入,应该说希望在林,潜力也在林。
综上所述,在经济建设上,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在政治建设上,依法治林是整个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资源、环境建设上,林业兼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大力发展林业,既是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经,又是绿化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客观要求,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不仅如此,林业建设对我县而言还有特殊的地位,它铸就了**精神,创造了巨大财富。植树造林磨练了干部,凝聚了群众,昂扬了斗志,几十年来,我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着绿化**的宏伟蓝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养成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实干精神,形成了迎着困难上,坚韧不拔的创业意志,这是**不断走向繁荣昌盛的精神动力来源。
我们在进一步提高加快林业发展重大意义认识的同时,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领导可调,制定的目标不能变,班子可换,实施的规划不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