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有了可靠的保证。特别是今年内蒙古烟草专卖局同黑龙江进出口公司签定了协议,把赤峰地区五个县县的烟叶主产区作为黑龙江公司的烟叶出口基地,双方本着共同利用国际市场和烟叶出口资源,推动经济区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紧密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黑龙江进出口公司吸纳内蒙烟叶公司作为其股东单位,以资源和市场为纽带,加强省区联合,向农工商、产供销、内外贸一条龙的外向型烟草经济联合体发展。双方拟定,每年出口计划稳定在20万担左右,所产的烟叶,黑龙江烟草进出口公司全等级接收,免除了烟叶销售的后顾之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大好时机,把握好生产和发展的主动权,真正把烤烟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导产业,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从内部自身优势来看,一是我县具有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降雨量、积温、水源条件等都适合烤烟生产的发展。二是我县从1989年开始,有19个乡镇先后种植过烤烟,技术力量雄厚,不用外聘技术人员,并且烤房、防雹设备、打包机等设备齐全,不用再购置新设备,可节省大量费用开支。三是发展烤烟生产对于我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高效农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现行价格计算,每发展一亩烤烟,农民可收入1500元,财政可收入400元,企业可获利100元。照此计算,如果发展10000亩,农民收入就是1500万元,财政收入就是400万元,企业收入就达100万元。这是不冒烟的工厂,是产业化的绿色银行,是农民、财政、企业“三赢”的优势产业。特别是随着农业税近几年内减免,而烟叶特产税是保留税种,我们有必要在培育新的税源上做文章,下定决心,增强信心,树立雄心,把我县的烤烟生产抓上去,努力使我县的烤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明确任务,凝心聚力,切实完成2008年烤烟生产任务
2008年的烤烟生产,自治区烟草公司已给我县下达了种植1万亩,收购3万担的生产计划。我们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和自治区烟叶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方针,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为工作重点,确保明年生产和收购计划的完成。
(一)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我们发展每个产业,目标都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能否获得效益,关键是取决于有没有市场。有了市场,发展产业就有了保证。现在烤烟生产有了市场,就看我们如何去运作、去发展。各乡镇苏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积极引导和动员群众,摒弃旧观念,拓展新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发展烤烟生产上来。要把烤烟生产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好形势宣传到群众中去,让烤烟生产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县内四道湾子镇、县外喀喇沁县与松山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有必要可带队参观考察。要面对面进行动员,帮助农户分析比较种粮、种烟效益,真正使烤烟生产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百姓的贴心产业,让群众坚定信心,心甘情愿地投入到烟叶生产当中去,把烤烟产业做大做强。
(二)采取有力措施,扩大种植面积。目前,烤烟生产正处于发展时期,扩大规模显得极其重要和极为关键。2008年全区计划收购烟叶32万担,其中外贸出口20万担。如何保证计划任务的完成,首要的是增加种植面积问题。这次会议参加10个乡镇,都是老烟区,都是过去曾经有过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从前一阶段调查情况看,各乡镇增加幅度不大,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受1997年盲目种烟造成损失的影响,一些农民心有余悸,怕担风险;二是受原来烤烟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只收好的,低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