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县考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报告
县委、县政府:
﹡﹡月16日至18日,县卫生局副局长﹡﹡、县财政局副局长﹡﹡、﹡﹡镇副镇长﹡﹡及卫生局办公室、财务科、医政科和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共28人,赴﹡﹡市、﹡﹡县考察学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重点了解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筹资机制、运行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流程等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市西部,辖18个乡镇、3个办事处,总人口89.88万人。全市现有医疗卫生单位29个,其中市直综合医院4个,防保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18个,其他医疗单位1个。设立村级医疗机构466处。2001年8月份在﹡﹡、﹡﹡和﹡﹡三个乡镇开展农民健康保障的试点工作,共筹集资金240万元,运行一年后,报销支出227万元,其中大病报销1000元以上的121户,5000元的35户,参保村受益率100%,参保户受益率95%。自2002年以来,参保乡镇扩大到9个,覆盖人口已达40万,占全市农民人口总数的近60%。﹡﹡市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作为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种形式,其核心是:两险共担,三方筹资,四项规范。两险共担即通过测算把疾病风险分为两级,不能导致贫困的疾病风险为一级风险,能导致贫困的疾病风险为二级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两级风险都予以保障,但重点是保障二级风险,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三方筹资是指由农民群众、医疗单位、市乡财政三方共同筹措保障资金,农民个人、定点医院、政府财政原则上按6︰ 2︰ 2的比例筹集资金。农民每人每年筹集10~15元;作为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按参保农民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市级定点医院将转来就诊的参保者医疗住院费的15%划拨到乡镇农保资金专户;市乡两级财政将卫生事业经费全部投到农民健康保障基金中。四项规范。规范资金筹集,筹集标准按总数不低于上半年农民卫生支出15%的比例筹集,以后每年按上年的经济增长幅度调整缴费率。规范资金管理,乡镇都成立了农民健康保障办公室,设立专门帐户,实现收支两条线。规范资金使用,制定了科学的补偿标准,住院医疗费在不同的费用段设立了不同的报销比例,花费越大报销比例越大,最多可报销到5000元。规范健康服务,实现医院与群众利益一致。
﹡﹡县地处﹡﹡市南部,辖10个乡镇、2个办事处,总人口47.44万人。全县现有医疗卫生单位18个,其中二级医院2个,防保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10个,其他医疗单位2个。设立村级医疗机构249个。自1998年7月开展了合同式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全县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7.33%,已初步建立起农民健康保障制度。2003年3月份,县财政划拨200万元(按照农民人均5元的标准)、乡镇财政按照人均不低于5元对农村合作医疗予以补助,农民人均筹集资金不少于10元。各乡镇从4月1日开始,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予以补偿。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根据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资金情况,结算收支,按月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拨付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按月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情况表报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并划拨下月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县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用于补偿参保农民3000元以上部分(最多补偿金额不超过1万元)的医药费,每半年拨付一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帐目实行日清月结,定期张榜公布,保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的参与、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