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奔小康”和“建设生态*”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使全县林业工作步入了持续、高效、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方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县自1999年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德援项目、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实施各类人工造林32.47万亩,封山育林13.37万亩,飞播及人工点撒播48.52万亩,完成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11432亩,全县森林面积由1999年的10万公顷增加到12.27万公顷,森林蓄积由1999年的714.8万立方米增加到8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43.44%增长到55.96%,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林业产业初具规模。以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及新村建设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新发展核桃10.75万亩,实施核桃改良2000亩,使全县核桃总规模达到13.75万亩;以“基地+业主+农户”的模式发展木耳、香菇等森林蔬菜产业,在万家、国华、英萃、大德、金溪等乡镇发展木耳250万棒,年产木耳32万公斤,实现产值1120万元,种植香菇30万袋,实现产值450万元;三木药材、优质茶叶、森林畜牧、森林旅游、蚕桑等特色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
当前,我县林业事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宏伟目标赋予了林业工作新的重大使命。林业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森林保护和培育、湿地保护和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任,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执政理念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赋予了林业部门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二是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5.96%的,有12.27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831万立方米森林蓄积,切实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潜力。三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我县提出的“一个提前、四个翻番、四个明显提高”和“三步走”战略部署,确定的“建设生态*”目标,以及20*年启动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切实给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四是林业改革增添发展后劲。目前,我县正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着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分类经营和国有林场改革等林业重大改革,林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必将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为林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㈡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
全县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目标任务是: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蔬菜、森林果业、森林加工业、森林畜牧、木本药材以及蚕桑、茶叶等八大特色产业,到201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发展林业产业基地206万亩,培育壮大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林业总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纯收入达到600元以上,实现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为此,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因地制宜,着力科学规划。我县山区林业综合发展规划和20*年度实施方案现已出台,全县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总体布局是:北部中山区的18个乡镇,以森林果业、森林蔬菜、森林旅游、森林畜牧为重点,构建生态经济型产业格局;南部低山区的9个乡镇,以森林工业、森林果业为重点,构建经济生态型产业格局;腹部走廊区的8个乡镇,以森林果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