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工作分别获得二等奖,还有7个农口部门分别在系统考核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农业、持之以恒地推动农业发展的结果;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农业联袂互动的结果;是连续几年建立整合投入、目标考核、督查督办新机制作用的结果;是决策指挥系统快速灵活、综合部门参谋协调高效、业务部门和乡镇默契配合的结果;是农业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和基层干部勤于职守、敬业奉献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关注“三农”、情系“三农”、支持“三农”的结果。我谨向各方各届关心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朋友的仁人志士表示真诚的感谢!这点滴的成绩,固然还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但在大灾大考之年,这样的收获,无论是放在旺苍农业发展的历史坐标中,还是放在全市农业发展的地缘坐标中,或是放在抗震救灾的复杂局面中来考量,都是一个大收获,而且我们在收获进步的同时,更重要地是收获了信心、勇气和力量源泉。我们当从收获中增添信心,从差距中找到潜力,谦虚进取,自强不息,乘势再进。
展望2009年,农村建设将呈现波澜壮阔的局面,
农村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农村灾后重建任务
艰巨,我们务必认清形势,冷静应对,化危为机,
夺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
年前年后,中央和省、市委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针对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就怎样在困难的经济形势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安排,特别是中央连续6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当年农村工作的方针与政策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这些文件精髓,明白开展今年农村工作的两大背景,即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重要决定的出台和去年下半年来国际国内金融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产品价格波动大、下行压力大,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民工就业难度增加等不利因素,落实好“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四项直接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农资价格综合补贴),提高政府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适当增加国家粮食储备,继续加大农村教育、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障试点等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及拉动内需投入和灾后重建投入”等优惠政策和投入机制,实现“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大目标。基于上述形势分析和政策取向,县委在这次会上出台了《关于200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009年全县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力争达到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粮经比例达到36:64,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51%;启动30个村(其中示范村4个、重点村6个)、6000户生态小康新村建设,完成两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灾后农房重建任务。围绕这些主要经济运行指标,还配套了一系列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物量指标和建设形象指标,并将逐一分解到各乡镇和部门,但这些指标这次只印发了讨论稿,待进一步核实修订后,再正式行文下达,并将在3月中旬的县委县政府工作会上进行目标承诺。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今年农村经济指标设置进一步科学、合理,可操作,便考核。在这些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是灾后恢复性增长,要低一些;有些指标是经济拉动性增长,较高一些;有些是民生保障和灾后重建的指标,钢性很强。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及早认真地做好任务分解和科学测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