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上深入思考不够,有时还存在临时观念,追求短期效应。
二是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局党组多次分析全市环保工作形势。一致认为,当前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到了最难攻克的“十字路口”,如能正视问题,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则一定能有所作为,促进发展。否则,将会功亏一篑,遗害无穷。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五难”:污染减排难、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难、部门联动难、企业自觉守法难、群众环保意识真正提高难。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省委书记汪洋指出:*正处于“黄金发展期”,要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参加“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论会的专家也提出:“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灵魂”;我市20*年实现gdp1080亿元,正式跨入了全国经济发展一类城市行列。在这些挑战和机遇面前,作为环保部门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无所作为,而应该谋划长远,改革创新,迎难而上。
三是着眼长远,理顺了发展思路。基于对我市环境形势的清醒认识,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和“四评”之后,局党组理顺并确立了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为牵引,紧紧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总目标总任务,按照“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求真务实、全面创新,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的发展思路,采取“确立三个目标、攻克四大难题、建立五项制度、推进六项工作”的方法手段,实现我市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这一发展思路的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市环保工作的实际,是我局今后较长时期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
(四)重在建章立制
一是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制度措施。按照市委黄业斌书记“废止一批违背科学发展的规章,修改一批阻碍科学发展的措施”的要求,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我局起草下发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将经过修改的42项规章制度汇编成了《*市环境保护局政务手册》。
二是起草《*市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践规则》。按照市委关于起草《十项实践规则》的要求,由我局牵头、7个部门协办,围绕我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分10条、44款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规范。
三是确定建立五项制度。分别是《环保行政工作后督察制度》、《*市环保准入试行办法》(招商引资环保指引)、《排污许可证管理新机制》、《推进*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工作意见》、《企业环保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办法》。建立实施这五项制度也是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必须在这一阶段完成,下面我还要具体讲。
(五)重在惠民利民
5月24日,省委书记汪洋在惠调研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要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总目标总任务,并就如何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环保工作首先要确保我市环境质量的稳定,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确保我市环境安全,其次要以优质服务为切入点,以“惠民环保”为目标,努力提高惠民能力,把落脚点放在推出并实施惠民举措上。为此,5月29日,我们在再次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和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推出了包括加强农村环保、局长接待日、一次书面告知、服务窗口前移、投诉限时处理、业务限时办结、开设“绿色通道”、聘请环保社会监督员等方面共10条环保惠民举措。这些措施还需要在这一阶段进行细化,制订实施办法。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