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一、大力推进造林绿化,进一步加快生态宿迁建设步伐
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既是扩大林业产业总量、推动林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加强生态宿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持续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大力实施沿河环湖防护林、岗区坡地森林植被恢复、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等造林工程,加大沿路、沿河、沿湖和村庄绿化,千方百计挖掘绿化造林潜力,全面拓展绿化造林空间,让所有能植树的地方都植上树,让所有能造林的空间都造好林,使所有到宿迁的人都感到满眼绿色、郁郁葱葱、心旷神怡。正确处理好绿化造林与土地复垦、集中居住点建设、高效农业发展、道路优化、房地产开发和供电线路安全等方面的关系,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宿迁建设上实现双赢。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为明春绿化造林工作打基础、做准备,确保春栽活动声势浩大,不留死角,成效明显。要重点做好城镇周边隔离林带和环城林带建设,加快建设城市生态屏障,不断提高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绿荫化、庭院花果化的层次和水平,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绿化大格局。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打造生态家园、优化农居环境”主题,千方百计建绿、造绿、添绿,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市所有规划保留村庄都能达到绿化合格村标准。不断提高林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到植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成一片,建一区、美一区,使每一个工程都能成为绿化亮点工程、造林极品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突出工作重点,硬化各项措施,把宿迁建设成为江苏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态城市。
二、全面推动升级提档,进一步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
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不仅是富民的重要途径,也是宿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题中之义。目前,全市木材加工企业有2500多家,年生产各种规格的人造板548万立方米,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6%,吸纳各类从业人员15万人,既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但是,还存在着低水平、粗加工、资源输出型、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应该说,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大有潜力可挖,很有文章可做。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充分发挥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面推动木材加工业升级提档,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终端产品,加快向高档贴面板、中高密度板、高档家具等项目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态,力争成为全省和淮海经济区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环境最好、制造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的产业集群,确保到2012年林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要集中力量突破“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着力构建林浆纸一体化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引导和鼓励企业靠大联强,做大规模,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品牌创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宿迁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林木种苗和花卉产业,扩大种植面积,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层次,推进林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合作化方向发展,力争用1—2年的时间,培育形成一大批具有国家一级资质和二级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平原林业生态旅游、湿地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发展林间经济,开发林地种养业,重点打造泗洪岗坡丘陵地区林果经济带,拓展林业产业发展新空间。
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激活林业发展内生动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现代林业发展。要围绕2010年底完成主体改革的总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