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点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土地经营权、产品、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参股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经济共同体,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6、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植可持续发展新优势。从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严重旱灾。河南、山东、河北等七个小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占了小麦产区的43%,给冬麦区保夏粮生产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如此大范围的旱灾,气候原因当然是主要的,但也与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农村生产技术落后,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现状有关。我县之所以保持粮食多年稳产高产,旱涝保收,农业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个投资的重点就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机遇十分难得,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争取开工更多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标准粮田建设。今年,综合开发项目区要将土地治理规模提高到1.6万亩,投资总额增加到1000万元以上,把陈庄镇整建制建成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镇。
20*年以来承担农业综合开发任务的镇,都要按照机制、队伍、经费三落实的要求,建立项目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已建成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抓好2万亩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和1.95万亩的标准粮田建设,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组织实施好“十百万”小麦高产示范工程和“十百千万”玉米高产示范工程,扎实做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二是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谋划实施5万亩小清河灌区项目,深度规划市污水处理厂排入东猪龙河的中水利用项目,构筑全县农田灌溉网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推进国家“863”计划“山东半湿润区现代节水农业研究与集成”项目建设,促进水资源的高校可持续开发利用。三是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今年,国家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内需的重点工作,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我县将加大深耕犁、免耕播种机等机械的推广力度,将补贴资金向大型(820以上)先进机械倾斜,向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倾斜,争取3-5年时间完成大型先进机械的更新改造。积极扶持农机基层服务组织发展,促进农机基层服务组织向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7、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对中央和省、市委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部署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统筹推进。这里重点强调几个问题。
(1)、关于完善强农惠农投入机制问题。对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四个四”强农惠农政策,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十条措施出台以来,累计投放给山东的中央财政资金达到153亿元。这笔资金用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超过96亿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项目争取工作作为头等大事,认真研究政策,搞好项目对接,做好资金争取,力争使我县更多农业农村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的计划盘子。要高度重视“强基础重民生”,带动整合社会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强项目监管,能开工早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惠农补贴,实行阳光操作、阳光补贴,真正把好事办好。省委确定,下半年将对所有区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督查情况在全省通报。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早准备,早动手,早落实,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2)、关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