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方式,不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而且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精准农业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桓台工作,对我们提出了“发展精准农业、订单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要求。经过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精准农业工程,将目前先进的涉农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实施精准种子工程、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动态管理、精准收获等6大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起适合小规模分散经营体制下的无智能机械化精准农业推广模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精准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在会议上已经下发,农业局要抓好工程的组织实施,搞好规划和试点。各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体制下无智能机械化精准农业示范样板,再创农业发展新优势。
4、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培植市场竞争新优势。标准化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起个别质量安全事件就可能会影响全局、毁掉一个产业、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有经济意义,也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三鹿牛奶”事件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是一个重要警示。抓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在农产品生产环节推动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小麦“三推迟四减少”和玉米“一增一防三改”标准化生产技术,健全覆盖所有农产品的农业标准体系,让农民从产品标准到技术规程有章可依。同时,加大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宣传普及,让老百姓知道有什么标准,明白怎么去生产,清楚不能用什么农药和掺什么东西。要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鼓励、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培育基地,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突出抓好荆家四色韭黄和实秆芹菜、新城细毛山药、周家四季苔韭三个万亩特色蔬菜基地建设。三个镇要及早调整规划布局,制定投入激励机制,抓好示范片区建设,扩大基地规模。其它镇要因地制宜扩大设施栽培和露地菜生产规模,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的水平和经济效益。畜牧业重点抓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全面推广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新模式。二是在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要把标准化生产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到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在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三是在政府监管环节健全全程监管体系。在质量安全监督上,政府决不能缺位、决不能不到位、永远也不会越位。要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溯制度。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抓好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例行监测,加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力度,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新优势。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大的农业经营主体,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标准化技术难以推广,市场监管力不从心。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一个重点是抓龙头企业。要重点培育11家骨干龙头企业,集中支持梨花面业、汇丰制丝等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突出抓好桓台天顺等4个标准化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带动我县优势产品、优势产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增强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