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社会稳定,为建设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作出新贡献。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立足我县实际,要着力抓好城乡生态安全一体化、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和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抓好“十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为主体,以“联片创建”和“联手共建”为配套跟进措施,统领和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十大工程”突出两大任务,一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主要是抓好生态绿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社保网络建设、农村社会事业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五项工程。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主要是抓好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五项工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十大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坚持抓具体、抓深入,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到具体的镇村和地块区域,落实到具体的资金来源、质量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十大工程”顺利推进。要着力抓好三件事情:一是要注意抓典型树特色,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马桥、唐山、果里、索镇4个经济强镇以旧村改造、村庄整合为重点,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城镇。马桥镇力争2009年农民楼房入住率达到80%。唐山、果里、索镇各新建1-2个比较成形的居住小区,实现社区化管理。
提升邢家镇整建制农村宜居环境示范镇建设水平,丰富“六大工程”内容,提升建设标准,总结升华新农村建设“邢家模式”。每镇新建1-2个高标准的示范村,着力搞好垃圾池的建造,村内主干道及巷内路的硬化,完善公共服务和文化、娱乐、健身设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当前,各镇要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及早规划,及早动手,搞好村庄绿化。二是要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面貌是新农村的脸面。今年,要突出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县镇村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户集村收县处理”,形成治理农村“脏乱差”的长效机制。要突出抓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新建2000个小型农村户用沼气池,100个50立方米左右的中型沼气池,1个2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以此为切入点带动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三是要全力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去年全面实现秸秆禁烧,打了一个大胜仗,实现了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镇死盯死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此,县委、县政府满意,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今年要要以发展农业机械化为突破口,提高还田质量,扩大深耕面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巩固禁烧成果。各级各部门要作为一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来抓,思想上决不能有丝毫松懈!措施上决不能有丝毫削弱!效果上决不能有丝毫反弹!
3、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实施精准农业是解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