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中国环保的宏伟蓝图呼之欲出。水专项是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是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重大科技支撑工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实施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在九个民口重大专项中率先通过了综合论证和*常务会议审议。
(九)积极履行环保公约,国际环境合作取得重大突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环境保护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积极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巩固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我们参加了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展了减排战略联合经济研究,深化了两国环境领域的经贸合作;我们充分利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环保合作的平台,实施联合监测,成立环保分委会并召开两次会议,加强沟通,增信释疑;我们利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次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共识,落实两国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合作的联合声明。通过强化中美、中俄、中日双边环保合作,为构筑稳固和谐的大国关系格局作出了积极努力。同时,我们着力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双边环境合作交流,大力推进中非中阿环境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东盟的区域环境实质性合作。我们积极参加多边环境谈判,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务实合作的精神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我国提前两年半完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一阶段目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总局“特别贡献奖”。我们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 d m ),内引外联,促成了一批项目。前不久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对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方面作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积极宣传历史性转变,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前年,我们利用国合会这个平台,把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推向了世界;去年,我们顺利地举办了新一届国合会年会,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实际、建议更加务实。十几年来,生机勃勃的国合会将中国环发领域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与当今世界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独特的积极作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污染减排来看,一方面出现“拐点”难,巩固“拐点”、实现减排目标更难;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和投资冲动,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防止关闭企业死灰复燃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我们不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拐点”就很有可能反弹,减排目标必将化为泡影。
从全局来看,环境污染仍然严重。20*年,全国26.7%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劣于v类标准,30.2%的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突发环境事件呈现高发态势,特别是去年太湖蓝藻突发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还要看到,环境问题极其复杂,即使污染减排出现了“拐点”,实现了目标,环境质量也难以全面改善,今后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任务的艰巨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绝不能盲目乐观。而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不高,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基础工作不扎实,基层环保部门能力不强,执法监管不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环保队伍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工作能力还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总起来说,“十一五”以来环保工作成绩喜人、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科学发展看环保、和谐社会看民生的理念正在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