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5%以上,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七)加强地方环保年活动有声有色,“五大建设”深入开展。为解决环境监管能力不适应环保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以加强地方环保年活动为载体,以机关“五大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基层环保队伍和能力,努力提高推进历史性转变的本领和水平。在环保能力建设方面,我们紧紧抓住*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去年年初,在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的关怀下,*财政设立了污染减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指标、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紧急启动了减排能力建设的四个项目,总投资24亿元,加上其他方面的投入,*对地方能力建设的投资共达32亿元,是20*年的4.2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环保能力建设投入。20*年山西省拿出10多亿元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等监管能力建设,山东省级财政安排减排监测与执法体系建设资金比上年增加5倍多,四川财政并不宽裕,仍每年投入1亿多元。通过加大投资,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监管能力,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工作的难题,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但没有办成的事情,全国上下掀起了能力建设的新高潮。
同时,财政预算首次设立“211环境保护”科目,经费渠道日趋完善。20*年,*预算内建设资金安排146亿元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财政资金拿出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和环保重点工程。两年来,全国环保投入共556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24%。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加大了公开选拔司处级领导干部的力度,使一大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减文减会方面,去年向地方部署工作的文件共137个,部署工作的全国性会议30个,严格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在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方面,撤销、合并各类项目27项,占总数的63%。在转变工作作风方面,我们以思想作风整顿和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深入开展“五大建设”,认真查摆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亲和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八)启动环保三大工程,夯实环境保护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长期以来,环保工作家底不清、预见不够、科技不强,影响了环保事业发展的后劲。经过我们认真谋划、精心运作,*批准了污染源普查、宏观战略研究和水专项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这是史无前例的重大决策。一是规格高。曾培炎副总理担任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徐匡迪副主席担任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副总理主持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和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启动会议,陈至立国务委员听取水专项工作汇报。二是规模大。污染源普查调动了各级环保队伍,成立2400多个领导机构、2500多个工作机构,动员30多万人投身到这项宏大的环保基础工作中。三是力量强。参与三大工程的*有关部门多达十几个,汇集了上百名院士,上千名科学家联合攻关。
目前,三大工程顺利推进。*颁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我们组织编制了普查方案,对全国近3万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现场监测,开展了大规模的产排污系数测算工作,预计可制定产排污系数近3万个,在3市、11县(市)开展了试点示范,培训业务骨干5000多人次,在全国发放了35万份宣传手册、60万套招贴画,做好了各项“战前”准备。按照“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谋划未来”的方针,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四大课题29个专题全面展开,一些专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