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少,龙头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不紧密。
总之,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
二、进一步明确思路,抓住重点,瞄准目标,扎实做好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
1、明确发展思路。依托和发挥优良的生态优势,发展绿色、有机食品,走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之路。
2、确定工作重点。重点要坚持发展优质粮油、棉花、茶叶、特色水产、畜牧、中药材、茧丝绸、蔬菜等农业产业化八大主导产业。
3、工作目标。到2007年,培育10个年营销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个年营销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各县至少要培育1个1亿元和2个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4、具体工作。一要健全组织。八个主导产业均要成立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本月底要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报到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下发。二要落实责任。一是八大主导产业每个牵头单位要落实1—2个重点龙头企业;二是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特别是帮助指导企业搞好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三是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支持;四是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五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县区要进一步确定主导产业,落实扶持资金,认定培育一批县级龙头企业,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三要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各县区、各部门要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外商合作;二是引进一些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大企业到池州发展。四要扶优扶强,形成合力。要重点扶持市级龙头企业和八大主导产业确定的企业。各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向上争取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市本级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市级龙头企业的技改扩规、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要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推荐好的项目争取支持。五要做好服务。各部门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企业在信息、金融、环境、科技、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