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植树造林突击月期间,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到山场地块,狠抓不放。分管领导要常抓不懈,坐镇指挥。各部门要搞好本部门绿化工作,城建部门要加快城镇绿化步伐,提高公共绿地面积;交通、公路部门要迅速完成公路线路绿化的整地、打宕造林,确保完成绿色长廊线路绿化任务;水利部门要加快河堤两岸绿化步伐;共青团、妇联、人武部要组织广大团员、妇女、民兵等投身到林业工程建设当中去,共建青年林、"三八"林、民兵林。各地要加大对整地造林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进度慢的、质量差的乡镇要进行曝光。市委、市政府将适时组织督查。
(四)认真抓好林木种苗的调剂。据统计,全市用于人工造林的苗木可达5000万株,造林树种有20多种,可造林面积达20万亩。总体而言,苗木总量有余,杨树、枫香相对过剩。各地要结合造林设计,分析苗木余缺情况,积极做好各种苗木供应和调剂。苗木调剂要本着适地适树、就近就便的原则,优先在本市范围内调剂。各地要加强种苗质量管理,实行苗木质量责任追究制,做到"三不",即没有种源来路、不是良种的苗木不造林,不是1、2级苗不上山,没有两证一签(苗木质量合格证、苗木检疫证和苗木出圃标签)的苗木不用。
四、深化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的环境
林业建设周期长,投资见效慢,但同时又具有投资安全可靠、回报率较高的特点,目前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各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引导,大胆探索,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创造出多种经济成分建设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环境,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一是建立各类投资主体、各种投资准入的绿色通道。只要符合林业产业政策,只要遵守林业法律法规和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资金、土地、技术、信息、劳力等不同的生产要素,投资、入股、合作开发林业,各类公益林、商品林全方位、全领域面向社会投资开放。市县各级政府要根据这一要求,对现有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进行清理,该取消的要取消,能下放的要下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二是要搞活林业经营机制,放活林业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序的原则做好林权流转工作,让各种社会投资经营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林权流转。三是切实减轻林业经营者的负担,降低门槛。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税费品种繁多,林业经营者负担过重,有的地方高达50%以上。各地要开展一次清理,除了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台的税费项目外,其他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木材市场全面放开,实行产销见面后,木竹经营差率、检尺费等森工收费一律取消。四是加快培养新型的林业经营主体。要跳出农村、跳出林业行业、鼓励各类非公有制林业主体参与林业建设。允许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利用自有资金投资林业,所获收益允许提取40%左右用于改善职工福利;允许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入股,合作开发林业,鼓励离岗创办林业实体,享受市政府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五是要加大对林业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要认真全面地落实国家对林业的信贷扶持政策,提高林业贴息贷款、森工贴息贷款等信贷资金的到位率。要面向开发林业的中小投资者,适当放宽条件,扩大小额信贷渠道。各级财政也要努力挤出资金,重点加大对林业生态、防火防虫工作以及主要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必要投入。六是要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已经开始向内地转移,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很多工商资本、国外资本进入林业领域的步伐在加快,包括我们本地的一些个私、民营经济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特别是林纸一体化、林板结合的势头更为猛进。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国家政策和林业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