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海洋与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上实现新突破
强化海域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认真实施《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按照《*市海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从海洋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综合平衡有关部门、行业在开发利用海洋中的关系,协调解决不同部门、行业之间的用海矛盾,提高海域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海域使用管理法》配套制度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海域证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现海域使用由原来的无序、无度、无偿向有序、有度、有偿转变。
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要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力度,抓紧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的新秩序,编写《*市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规则》,抓紧制定我市重点海域环境整治计划,保护和改善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加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关于加快自然保护区的议案,建立一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的海洋自然保护区。要着力筹建南澎列岛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及加强20万亩贝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抓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为提高管理水平打下基础。每个自然保护区都要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特点,加强跟踪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增殖措施,提高保护效果。要继续开展全球环境基金*--东山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项目工作。要加强海洋倾废管理和陆源污染物监控,全面实施海洋环境评价和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做好海洋环境的常规监测,做好海水浴场水质监测质量预告工作,加强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的应急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人大议案,加快人工鱼礁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步伐,增殖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要加快*、*、*、*七座人工鱼礁建设步伐,改善局部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渔业资源栖息、繁衍优良场所。实施大规模放流渔业苗种,增殖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环境。要加快实施省人大通过的《关于扶持渔民转产转业,保持渔区稳定议案》,抓紧开展议案的调研和办理工作,推动渔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海洋与渔业产业整体素质,减轻近海捕捞强度,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休养生息,逐步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建立健全涉海项目环境评估制度。积极参与对海洋和海岸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估,着手实施沿海新建、改建、扩建海水养殖场的环境评估制度,严格实施工程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确保海洋环境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加大依法治海力度,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坚决查处电、炸、毒鱼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活动。要以查处海洋违规倾废为突破口,着力改变乱倾乱倒污染海洋现象。要加强用海整治力度,重点查处违法用海、围海工程,积极配合上级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对违法案件依法给予查处。要集中力量开展休渔后专项执法行动,防止开捕后捕捞强度过大、过密、过猛,巩固伏季休渔成果,达到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目的。要大力整治重点海水养殖区水环境和渔业港口水环境污染,建立健全海洋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对海域环境监测力度,为执法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在发展思路上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充分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改革那些与先进生产力要求不相适应的体制、习惯和做法。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适应国内外海洋与渔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自觉地把我市海洋与渔业置于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置于省和全国海洋与渔业发展的大局,准确判断海洋与渔业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