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点普查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一)通过试点摸索经验。试点工作搞的好,普查工作就会顺利一些,质量就更有保证。否则会给全国普查工作造成许多困难,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那时再调查解决这些问题,困难就很大,甚至影响全面普查的实施或者质量无法保证。
(二)通过试点验证一系列技术规范、普查表格、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数据处理软件等的科学性、可行性和便利性。需要制定至少十几个技术规定。将来会发给大家普查表格、排污测算系数手册、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这些都要通过试点验证其科学性、可行性和是否方便使用,这些文件本身既有技术含量,完成他又需要相当的组织工作。从试点单位名单看,有很多是很基层的单位,你们普查试点搞的好,对全国普查工作是个贡献,也给未来环保工作打下基础。
(三)摸索普查组织动员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的程序。这样大的系统工程,普查表、计算机软件、各种技术规范等相当于硬件,但这些技术工作要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去实施,要有组织保障和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国务院成立的领导小组涉及10个部门,各地也这样,具体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把大家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开展工作,这相当于软件。还有工作程序,整个普查程序,在试点中都要走一遍,这些程序对于普查工作的质量保障非常重要,这方面我们更缺乏经验。本次试点也肩负探索工作程序的任务。
总的来说,试点搞的好心里就有底,试点搞的好坏决定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质量。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
二、普查试点的主要内容
普查试点的内容在试点工作细则中已有明确规定。就是要仿照拟议中的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全过程,进行一次实地真枪实弹的演练。包括制定方案,宣传动员,选聘普查员及指导员,培训,单位清查,填报普查表,审核录入,处理上报,总结提出建议等,下面普查办的同志还要向大家介绍,这里就不展开了。
三、提几点要求
(一)省、市、试点区县环保、农业部门和普查机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
如何体现重视,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1、把试点工作列上议事日程。各省市、试点的区县普查机构负责人,环保局、农业局的领导要把这次试点既作为国家的试点,也希望作为试点区县所在省、市的试点,对全省(市)的普查工作也是一个推动。尽管各地环保局现在工作非常忙,也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周局长表示他到地方检查工作要把普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总局要举全局之力做好这次普查。
2、选派得力的干部。体现领导重视,关键要派得力干部,且要专职从事这项工作。各地普查办都设在环保局,但很多普查办的领导都是兼职的,要抽得力干部专职抓这个工作。兼职太多,闲的时候才管这不行。现在总局普查办5个组30多人专职做这项工作,工作量非常大。
3、指导监督试点工作,同时要帮助试点的基层普查机构解决困难。首先要经费到位,财政部已安排试点的部分经费,除个别省和农业源新增加的几个点稍微困难外,原计划的试点地区,特别中西部经费是能保证的。经费直接下到各省财政,再逐级下发,国家经费要及时到位。个别经费有缺口的,省市要予以保证。其次人员上、技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要加强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4、宣传动员到位。试点地区要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比如开动员会,政府领导出席讲话,组织各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搞公益广告等。拟颁布的《污染源普查条例》中有一条,各级普查机构要公布普查办举报电话,要受理群众的来信来电,包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