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行政许可行为,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四)努力处理好四个关系。面对当前食品安全的新形势,各有关部门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思路,处理好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食品企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督促和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摆正“好与快”的关系,坚持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协调统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规范、强监管,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新型道路,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企业以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二是正确处理好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的关系,坚持技术监管与行政监管并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支撑机构的作用,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监管效能。三是正确处理好部门监管与企业自律的关系,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同时,更加重视部门各负其责和企业第一责任的落实,更加注重发挥企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切实担负起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四是正确处理好城市监管与农村监管的关系,坚持城市监管与农村监管并重,在全面提升城市食品监管水平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食品监管工作,切实解决农村监管人员不足、监管工作不到位和城乡结合部监管工作缺位、断档等问题,促进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平衡发展、协调推进。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根本,国家稳定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前提。当前,我省经济社会正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食品监管工作也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任务非常繁重。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为食品安全工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强化对食品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食品监督管理体制调整的要求,全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由“以条为主”的垂直管理改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分级分段管理,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各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目前,分级分段管理的食品监管新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如何适应监管工作新体制,建立监管新机制,履行监管新职责,确保食品监管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门工作规划,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领导,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综合协调,一方面主动做好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沟通,为各有关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起到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切实解决好食品监督管理体制调整后人员、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要加大对食品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要落实好这项规定,实现收费检验到付费检验的转变,就需要各级地方财政安排资金,确保付费检验必要的工作经费。另外,一些地方由于监管工作经费不足,导致监管频率和覆盖面达不到要求,增大了食品安全风险。各级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把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经费的投入力度,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