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
要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与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休戚相关,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当前,我市农村河道淤积十分严重,据市水利部门测查,全市一至四级河道共淤积土方1.62亿方。由于淤积严重,导致河道引排能力下降,河网调蓄能力降低,造成近几年连续发生夏季暴雨成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淤积严重,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加之一些河道沿线的企业排污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道污染严重,水质日趋恶化,已成为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农村河道的清淤,切实扭转农村水利功能日益退化、水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各地要把县乡河道疏浚作为今年全市农村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全面规划、分批实施、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实行综合治理,从整体上提高县乡河道引排能力和水环境质量。农村统一规定的“两工”取消后,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县乡河道疏浚的资金投入,为这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要加快农村“三清工程”建设。实施农村“三清工程”,是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少数基层的同志认为,这项工作面广量大,无从下手,真正要搞好,需要很大的投入,也不轻易见成效。平心而论,这项工作确实不轻易见“政绩”,但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当然,这些工作一下子要在整个面上见多少成效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逐步缩小城乡环境差距是完全可能的。农村环境问题累积性的矛盾十分突出,假如现在再不着手推进这项工作,将来更加被动,就会积重难返。各地要像重视城市创建一样重视农村“三清工程”,切实加大对农村“三清工程”的投入。要全面发动,加紧部署,搞好计划,分步推进。年初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各县(市)要选择30个左右的村作为“三清工程”的示范村,重点推进,各区所有的村要全面实施。各县(市)区要创新思路推进工作,“三清工程”的基础性投资各级政府要予以保障,但这项工作最主要的还是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否则,即使现在搞好了,过后还会“回潮”。也可以探索采取机关部门挂钩帮扶共建的形式,推进“三清工程”。
(四)切实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力度。
今年我市减轻农民负担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地方以“捐资”为名搞乱集资,违规强行收取税费的现象时有发生。非凡是今年农村税费政策调整后,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加大。因此,对当前减轻农民负担的形势要有清醒的熟悉,要采取果断措施,实现“两个确保”。
要确保中心和省、市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今年,中心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全省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取消统一规定的农村“两工”,实行一事一议筹劳,减负力度前所未有。为贯彻中心和省减负精神,最近,市里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减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十分明确,关键是要抓落实,要把中心和省、市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执行到位、落实到位。要加大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查,确保各项减负政策落实到户。要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严格控制筹资、筹劳的标准,加强对筹资、筹劳使用监管。今年是实行一事一议筹劳
的第一年,我们重申要坚持以出劳为主,实行以资代劳必须坚持群众自愿。据我们了解,有些县(市)有实行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