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生产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全县上下对糖料蔗发展认识不足。表现为:(1)认为现在市场经济了,发展糖料蔗生产纯属企业行为,因此放任自流。事实上,糖业是我县当前最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之一,而政府、企业和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个要素,所以发展糖料蔗生产做好糖业工作三者缺一不可。各级政府应当侧重发展原料蔗,在糖料蔗种植工作中担当起组织引导者的责任。(2)组织协调欠缺。比如我县现有抗旱工具和沼液运输车辆不少,但在糖料蔗抗旱防虫、减少投入 、提高单产等方面,却没有因地制宜并及时建立起适合我县糖料蔗生产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性的服务平台;工作部门实用新技术普及推广应用滞后,糖料蔗生产陷入高强度、低效率,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同时与都*糖厂等周边企业相比,*公司 “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和砍、运、榨服务等方面均有待改进,以打消蔗农的各种疑虑。二是全县糖料蔗生产进度很不平衡。糖料蔗种植进度快的金钗镇已完成任务的153.25%,较慢的白山镇仅完成任务的21.67%,而古寨乡和加方乡目前新植蔗面积还是空白。三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的20*/20*榨季甘蔗种植扶持补贴政策未能及时到位,不同程度地影响蔗农的积极性。四是抓糖料蔗种植推进工作重点还不明确。主要为:(1)《*县2010年糖料蔗生产工作方案》明确:20*/2010年将以实施“百户千亩万吨”(即数百户蔗农、千亩蔗地、万吨糖料蔗)高产示范工程为载体,带动全县糖料蔗种植面积恢复到4.5万亩。县委、县政府把高产示范工作定为载体,可见这部分工作的重要地位,而从现在情况看,各乡镇还没有吃透文件精神注重高产示范工作,高产示范片在哪里?由哪个领导联系负责?采取什么措施获取高产?如何挂牌示范等工作均没有明确的方案落实到位。(2)《*县2010年糖料蔗生产工作方案》提出切实帮助蔗农推广糖料蔗种植七大实用技术,这是规范种植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具体措施,但很多乡镇还停留在方案中,没有付诸于行动。
三、采取有力举措,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糖料蔗生产任务
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推进“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建设年”等“四个建设年”活动中,提出采取“非常办法”和“非常举措”争取非凡的业绩,如何做好当前糖料蔗生产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领导,工作到位。各乡镇及县直挂点单位要继续抽调精干力量抓甘蔗生产。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和分管领导是本乡镇甘蔗种植的组织者和第一责任人,要负责做好本蔗区甘蔗生产规划,全力以赴抓好甘蔗生产工作,组织充足的力量,深入村屯发动群众,把种植任务落实到村、屯、农户和地块,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潜力,迅速掀起新一轮甘蔗种植高潮。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过去部分农民毁蔗改种,是因为受到“白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认为改种其它作物比种蔗合算。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和制糖企业加强协作,排除阻力,克服种种困难,把所有的遗留问题一一解决了。现在,蔗农对种蔗的看法已经逐步转变,但是他们对今后蔗糖业的发展前景还抱有怀疑态度,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因此我们要通过算细帐、算成本帐,采取贴心诚实的服务来打消群众的顾虑。当前,我们要以多种形式加大对蔗糖生产的宣传力度,采取黑板报、广播宣传、与干部群众面对面直接宣传等方式,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专栏、手机有短信,运蔗车辆有标语。各乡镇、各单位要继续组织力量深入农村广泛宣传,使扶持甘蔗生产政策和原料蔗高价位的情况家喻晓,深入人心,给蔗农吃下“定心丸”,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