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在,农民已经没有农业负担了,但还有林业负担。要抓紧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减轻农民林业负担,直至取消农民所有林业负担。
第二,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这项工作已经在一些地方试点,湖南等地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这些试点情况也证明了农民对其承包的林子是不会乱砍滥伐的。为什么?这是因为承包到户后,农民认识到林子就是自己的,是否采伐要考虑林木生长、市场价格等多方面因素,要实现利益最大化,不合算坚决不砍。采伐管理改革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比如山东、河南等非林业用地上造的林的采伐问题,也要抓紧研究和妥善处理,对其制定比较宽松的采伐管理政策。我们要深入调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整理充实湖南等地采伐改革试点所获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发各地参考。总之,林木采伐管理改革的总趋势是要放宽,木材运输管理等相关改革也要不断适应。
第三,依法推进林权流转。搞活经营还要抓好林权流转工作,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推进。在改革的初期阶段,各地不宜鼓励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流转的主要是林木所有权。*等地的经验也证明了,不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也照样能搞活林业。林改涉及到的集体林地面积有27亿多亩,集体林木蓄积量达到50多亿立方米。陕西省宁陕县一户农民在这次林改中,仅分到的林木资产就高达50多万元。这些森林资源资产流转变现必将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发展时,中央很担心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现在钢材、水泥、玻璃等很多产业都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但是,对农村怎么投资也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我国林产品和生态产品都十分短缺,林业更具有吸纳投资的容量和发展的空间。只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就能有效地拉动内需,有利解决消费需求和购买力错位的问题。森林资源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实现资产变现十分有利于吸纳投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此,我们正在抓紧林权交易市场建设。已组建的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要积极协作,先设计方案,引导各地按照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开展林权交易市场建设,让农民在林权交易市场中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发展林业产业是引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驱动力。只有林业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看到经营林业有回报,改革成果才能真正地巩固下来。现在,各地都认识到了发展产业的重要性。当前,林业产业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向加快发展:
一是发展用材林。现在,广西、*、*、*等很多地方的用材林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在树种改造、抚育经营上也探索了各具特色的路子。
二是发展林下经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林下经济发展走在前面,不少农民积极探索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林下产业,搞起养鸡、养菌、种中药材等,给农民带来了可观效益。
三是发展森林旅游。各地有很多发展森林旅游的好经验、好典型。在我们今天召开座谈会的地方——广东番禺的长隆集团,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长隆集团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发展野生动物观光等旅游,如今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群。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