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真贯彻国家局“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工作方针,坚持一基四化的现代烟草发展方向,因势利导,发动群众用好田好地种烟,把烤烟种植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向种烟能手、种植大户转移,切实提高生产水平,扎实做好2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加快推进烟草产业健康发展。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理念为统领,以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为中心,坚持“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方针,严格“双控”,力争三年达到滇中水平,确保烟叶生产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烟叶收购10万担,合同种植面积4万亩,收购均价达全市平均收购水平以上,实现产值达7500万元以上,上、中等烟比例达85%及以上,下低次等烟控制在15%以内。其中:龙街440万斤,洛泽河120万斤,奎香125万斤,海子145万斤,荞山65万斤,龙安50万斤,龙海25万斤,钟鸣30万斤。
(三)主要政策。烤烟是种出来的,而不是收出来的。为此,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今年的投入政策和考核奖惩主要向生产环节倾斜。一是市政府政策性投入700万元,举办2万亩的样板,其中**县3000亩,创新形式,重点扶持种植大户,在烤房建设、专用肥料、农用机械推广等方面加以补贴。二是实行肥煤补贴。补贴标准:60元/担(即烟农每交售1市斤烟叶补贴0.60元),其中:县政府补贴30元,烟草公司补贴30元,收购结束后兑现;续建烤房补贴95.5万元(每座补贴500元);防雹费20万元;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对乡镇实行担烟奖,完成收购任务,每担烟奖励10元。对县烟草公司,完成收购任务,收购均达全市平均水平,实行每担烟奖励1元。三是烟草公司实行每担烟肥煤补贴为30元,产后兑现;烟草专用肥由烟草公司贴息,烟农还本,具体办法由烟草公司另行文明确;续建烤房1910座共计投入859.5万(含炉膛砖、自动化设备及安装费,每座4500元)。四是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风险基金。大面烟每亩20元为标准,由县政府、烟草公司和农户分别按6元、10元、4元标准共同出资;创新区域内(种植大户),每亩35元为标准,由县政府、烟草公司和农户分别按10元、20元、5元标准共同出资。
(四)主要措施。狠抓四个关键,实现两个创新。
第一,狠抓规范化种植。主要抓好五个环节:一是做好规划布局,促使种烟地块向适宜区和最适宜转移,严禁“五种地”进入20*年烤烟合同种植,即陡坡地、新开垦地、林内林边地、瘦地和零星种植地块,原则上不安排“四无”农户种植烤烟,即无资金、无技术、无劳力、无烤房的农户。对土地实行合理流转,采取土地转包、转租、合作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20*年烟农合同种植面积不能低于8亩,连片不低于30亩,种烟地块轮作率达到100%。二是抓好培育壮苗,实现全漂浮育苗,建造龙街、龙安两个育苗大棚;三是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烟用物资现已全面就位到各烟站,复合基肥就位1958.862吨;氮钾追肥就位632.845吨。乡镇和烟站要负责组织实施好烟用物资销售,4月20日前要结束;四是扎实做好预整地工作,引入微耕机,对种烟地块进行整理,深翻土地,改良土壤结构,统一规格,规范起垄,垄高30公分以上,全地膜覆盖;五是按时移栽,连片规模种植,原则上要求种烟地块能连则连,30亩及以上连片,达规模化,5月10日前,移栽要结束。
第二,狠抓田间管理。杜绝田间管理肮、乱、差现象,特别是套种和杂草丛生的情况。一